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吾日三省吾身

  【出处】

  《论语·学而》

  【原典】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释义】

  “吾日三省吾身”是《论语》中曾子所说的话。曾子,春秋末期鲁国人,16岁拜孔子为师,深受孔子教诲。他勤奋好学,十分注重修身,一生讲求合乎礼制,谨守道德不逾矩,是儒家正统思想的正宗传人。曾子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其上承孔子之道,下开思孟学派,在儒学发展史乃至中华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尊其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吾日三省吾身”的意思是,我每天都多次自觉地省察自己。省:检查,察看。“三省”常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汉语动词前的数字“三”,一般表示次数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曾子是这样反省自己的——“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为:替人家谋划的事是否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心诚意?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经常实习?

  对此,西汉辞赋家扬雄在《逐贫赋》中进而生发道:“三省吾身,谓予无愆。”意思是说,每天多次自我反省,就可以避免过失。

  【启悟】

  “吾日三省吾身”“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古以来,历代先贤在修身养性、完善自身等方面,都十分重视自省的力量和作用。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生来都有缺点和不足,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不外乎两个途径:他人提醒和自我反省。一个人不可能时时刻刻处在他人的监督和提醒之中,因此自省就成了破除“心中之贼”的强大武器。只有通过不断的自省,人才能不断反思和审视自身的过失,及时纠正错误、解决问题,避免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

  对于个人来说,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实现自我净化和自我提升,避免误入歧途的有力保障。对于社会来说,如果每个人都能常怀自省的意识、焕发自省的力量,自觉向榜样学习、向贤者看齐,就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性循环,重品行、讲道德、守规矩自然就蔚然成风。

  自省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非常困难。在《论语》中,连孔子都发出感慨:“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自省之难,就难在客观认识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谓自知之明,就是要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缺点、长处、短板,跳出自身的局限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惟有如此,自省才能有良好的开端。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现代社会中,诱惑无处不在,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面临着形形色色的考验,因此,也就需要时时处处的自省。不仅要对思想、工作、生活中的点滴和细节予以检视,客观地看待自我、清醒地查找不足,更要把自省作为加深自我认知、促进自我完善的手段,在自省中知敬畏、受警醒、明方向,在自我反省中实现自我完善、升华人格。

  (袁宝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科技
   第06版:赤峰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评论
为技能人才架起成长阶梯
信任是最大的尊重
加强监管
吾日三省吾身
【辣语】
雨中的思政课
让“饭圈文化”的喧嚣远离体育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