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辽河文明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核心提示

  ●地处祖国北疆的西辽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西辽河文明研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深入研究西辽河文明及其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进一步认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中的“西辽河元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依据和现实参考

  □齐建萍  李月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地处祖国北疆的西辽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西辽河文明研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阐释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重大问题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西辽河流域孕育了发达的原始文明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其所处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影响。我国地域辽阔,有着多样而优越的自然环境,在丰富多样的环境中,中华民族的先民创造了多彩纷呈的灿烂文化。西辽河是辽河的正源,整个水系范围处于大兴安岭东南麓和燕山北麓的夹角地带,呈扇面形流域。流域内西高东低,高山、河谷、浅山丘陵、平原、沙地等分布其中,呈现多种地貌类型。

  历史上,西辽河地区生态环境经历了多次变化。据已发现的动物化石资料可知,大约在距今20万年前,西辽河流域雨量充沛、草木茂盛,披毛犀、野牛、鹿、虎、野猪等动物繁衍生息于此。在距今约8500年前至距今约3000年前的全新世大暖期,西辽河流域地区总体上气候较为宜人。据调查研究可知,在距今约8000年前至距今约6000年前,西辽河流域雨量充沛、空气暖湿、湖沼发育、泥炭沉积。地表覆盖有大面积暖温带夏绿阔叶林和针叶混交林,灌木、草原也占有一定面积。繁茂的植被以及鹿、熊、牛、猪等多种动物的生存,为先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距今5500年前后西辽河地区又经历了一次气候的大变化,气温下降,由暖湿转变为温干。落叶阔叶树种逐渐减少,代之以适应性较强的桦木和性喜温干的松树,中温性草原占据了低洼丘陵区,出现了夏绿阔叶、针叶混交林和森林草原景观。

  距今4500年左右,西辽河流域出现一个显著的降温过程,风沙活动不断增强。西辽河下游的温带干草原退化、逐渐沙漠化并形成固定沙地。在距今约4000年至距今约3000年间,西辽河地区进入亚温暖湿润期,自然环境相对较好,森林、草原、沼泽遍布,资源相对丰富。距今 30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进入一个新的降温期,气候日趋干冷,温带森林减少,草原面积扩大。

  综上可知,西辽河流域自西向东分布的山地丘陵、河谷台地以及河岸广泛的黄土堆积,在早期暖湿的气候环境下,滋养了茂盛的植被、种类繁多的动物,为先民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正是在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距今约8000年的西辽河流域孕育了发达的原始文明,西辽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历史坐标。

  西辽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西辽河流域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至少在距今约12000年至约10000年以前,西辽河流域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到距今约8000年前,西辽河流域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目前所知,赤峰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遗存是距今约8200年前的小河西文化,主要以半地穴式房屋及素面夹砂陶为主要文化特征。小河西文化的素面夹砂陶,夹砂颗粒较大,烧制火候较低,陶质疏松,制陶水平还较为原始。石器中打制石器多,磨制石器数量少,石球和石容器均具新石器时代早期特色。

  距今约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是已经确知的、西辽河流域最早存在原始农业的考古学文化。兴隆洼文化的代表性生产工具是打制的大型有肩石锄、磨制的方形石铲以及琢制的石磨盘、石磨棒等,这些应该是兼用于采集和农耕的工具。特别是在兴隆沟遗址出土的距今约7600年的炭化黍粒,为兴隆洼文化存在农业提供了确凿证据。在这一时期,西辽河流域的土地资源条件和气候条件有利于黍粟等谷物生长,农业耕作条件良好,先民们在长期与周边植物接触中通过采集劳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现了对植物的人工栽培和驯化。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西辽河流域先民开始建造房屋、饲养家畜、烧制陶器、磨制石器和玉器,文明因素不断积累,加快了迈向文明社会的脚步,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进程。

  距今约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年代大体相当,是西辽河流域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从考古发现来看,红山文化时期已经有了发展水平较高的耜耕农业,先民们以环壕聚落定居为主要生活方式,具备了识玉制玉的工艺技能和尚玉崇龙的社会风尚,并出现了以“庙、坛、冢”为代表的大型礼仪性建筑。红山文化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具备了文明诞生的基本要素:即高级技术能力,大型公共仪式建筑,等级化、复杂化的社会结构。喀左东山嘴祭坛和牛河梁大型祭祀遗址的综合信息表明,当时社会分工、分化和分层明显,中心权力阶层已经出现,原始宗教发达,通神独占成为巫师或祭司控制和管理社会的主要手段。诸多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位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在晚期发生了广泛、深刻的社会变迁和变革,辽西地区率先跨入文明的门槛,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一元。

  西辽河文明是北疆文化与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关系的最佳注脚

  北疆文化作为地域性文化的一种,是自古以来北疆地区各民族在开拓和建设北疆的过程中共同塑造的。地处祖国北疆的西辽河文明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过程中起到过重要作用,是北疆文化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最佳注脚。从距今约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到距今约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西辽河流域的考古学文化一脉相承,西辽河流域正处在中国远古社会由氏族阶段向国家进化的转折点,社会组织、防卫设施、意识形态、宗教礼仪也正在按照国家的要求孕育、发展,文明的曙光已然出现。

  在西辽河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中,其独具风格的平底筒形罐和“之”字形纹饰及伴出细石器,体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显著特征。以粟黍栽培为主的旱作农业经过兴隆洼时期的技术进步和经验积累,至红山文化晚期已经实现了较大的发展,制作技术和水平较高的大型掘土类石质工具的出土以及农业生产工具的成套出现,表明农业在西辽河流域经济社会生产中占据较大比重。红山文化中大量的玉石龙、黄玉龙和碧玉龙,反映了中国历史悠久的尚玉文化和崇龙传统,引领了西辽河流域的社会风尚。2018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并指出:“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西辽河文明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一道,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2023年10月,《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明确提出,“将西辽河文明研究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自治区党委提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举措。西辽河文明是北疆地区重要的文化资源,是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内涵。深入研究西辽河文明及其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进一步认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中的“西辽河元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依据和现实参考。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北疆文化
   第07版:盟市专线
   第08版:出彩
   第09版:悦读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出彩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进北疆文化建设
西辽河文明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