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鄂托克旗

托管模式让农牧民成为“甩手掌柜”

  □本报记者  王玉琢  

  布音额尼尔乐  郝雪莲

  “想都想不到,坐在家里,不花力气,不用操心,还能分到钱。”近日,家住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察汗敖包嘎查牧民红耀告诉记者,肉牛“托管代养”服务让他成为了“甩手掌柜”。

  牧民红耀经营着一家农业机械服务公司,每当农忙时,顾不上养牛,加上肉牛市场萧条,养殖成本逐渐上升,听说内蒙古宝曼牧业有限公司有“托管代养”服务,他果断将35头牛送到那里。红耀告诉记者:“代养期间,由公司负责统一育肥,出栏之后,除去饲草料成本,牧户和宝曼公司平分利润,市场价低于成本价时,我们还有保底。”

  在苏米图苏木,像红耀一样找宝曼公司“托管代养”的牧户有32家,托管的肉牛共438头,大部分是安格斯、西门塔尔和蒙古牛等品种。内蒙古宝曼牧业有限公司主要是以保护农牧民利益、带头促进肉牛规模化养殖为核心的现代化农牧业示范联合体,通过优质肉牛存栏育肥,统一销售,每年出栏育肥肉牛1000多头,主要销往浙江、江苏等地区。目前宝曼公司有1200头肉牛,不久后,将出栏450头育肥牛。

  为破解养殖“碎片化”、现代机械设备及养殖技术难以有效应用、没有销路等问题,2019年5月,国有企业内蒙古宝曼牧业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利用集体土地,构建肉牛养殖基地,统一养殖经营,节约了饲料成本,降低了生态压力,以托管代养、从农牧民手中收购等方式增加农牧民收入。

  公司总经理那顺布和告诉记者,因全国肉牛产业市场波动比较大,公司作为该旗肉牛养殖龙头企业,制定推出了“托管代养”、二次分红的两种模式来减少农牧民的损失。第一种模式是公司把牧户“架子牛”代养育肥,牧户自行出栏卖出;第二种模式是公司保底价收购,育肥出栏,二次分红。

  在公司的肉牛养殖基地,记者看到1200多头肉牛正在现代化棚圈中吃草料。据那顺布和介绍,基地基本实现半自动养殖,精准补饲、给水、喷淋消毒、棚圈通风加湿和粪便清理等功能,雇佣三四名工作人员管理。

  “我们这边养殖户分散、养殖规模小、缺乏劳动力,而且每个农牧户都要建圈舍、买机械,基础建设及现代化转型发展成本高,难以实现精准化、标准化、规模化,人均收入也低。实行‘托管代养’模式后,通过整合周边畜牧业生产资源,扩大了规模,共担了风险。”那顺布和说。

  “‘国有企业+牧户+服务协议’利益联结模式,切实保障企业与农牧民双方利益,更能促进肉牛养殖产业逐渐走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经营模式,保障供应链充足,满足大市场需求。传统低效的散户畜牧业已走到尽头,探索建立现代化畜牧业经营体系,构建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合作共赢,推动科技创新、扩大规模、提质增效已成为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党委副书记古斯乐图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聚焦两件大事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第05版:要闻
   第06版:特刊
   第07版:评论
   第08版:旗县融媒
山野菜成“香饽饽” 群众乐享生态“红利”
“经济通道”变“通道经济”
办事“肩并肩”服务“心贴心”
蔬菜育苗鼓起村民腰包
致富有“鹿”
药材飘香地生“金”
种植花棒绿富同兴
百灵庙公园建起无障碍设施
托管模式让农牧民成为“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