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我们的辛苦换来大漠边境线满格信号”

  □本报记者  刘宏章

  这段时间,许有玉带领同事行走在茫茫戈壁沙海,巡查移动线路、检测移动信号。仲夏的阿拉善大漠戈壁,热浪滚滚,异常酷热,但他们依然顶着烈日从日出忙到日落。

  “尽管连日来都是高温天气,在沙海中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但用我们的辛苦换来大漠边境线满格信号,我们感觉一切都很值得。”许有玉说。

  许有玉现任阿拉善移动分公司网络部网络优化中心总经理。作为一名网络维护优化管理者,近年来,围绕自治区“水电路讯”军地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在做好边境线通讯保障工作上,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尽职尽责地完成了一项项阿拉善边境通信网络的建设任务,有力地提升了大漠边境线通讯保障工作,得到了当地领导和群众的赞许。

  2023年初,阿拉善移动分公司综合考虑边境区域通信网络建设需求,决定克服建设难度大、投资高等困难,要全力保障阿拉善边境通信网络建设。这项任务落到了阿拉善移动分公司网络部网络优化中心。作为该中心管理者的许有玉既感到责任重大又感到使命光荣。于是他勇挑重担,为了让移动网络通信覆盖到边境线上,他带领团队自备干粮,顶着冬季的严寒和夏季的酷暑,进沙漠涉戈壁先后3次实地勘测,在阿拉善735公里边境一线累计规划选址56个站点,乌力吉苏木边境区域规划选址25个站点。通过一年多的风餐露宿的不懈建设,现已在边境上建成开通10个边境一线站点,在乌力吉苏木边境区域建成12个站点。有效解决边境区域手机通信需求,同时也为全面解决边境线及边境区域网络通信奠定坚实基础。

  “以前的手机信号十分微弱,需要靠信号放大器接收信号,而且还时有时无。自从移动基站建到家门口,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打电话,信号稳定还流畅。每天巡边回来,不仅上报巡边情况特别方便了,还可以用手机看新闻、视频通话、刷抖音,让工作之余的生活丰富多彩了许多,我也更有信心守好国家边境。”家住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苏木中蒙边境上的守边戍边户尼玛老人说。

  尼玛老人居住地距离边境线仅有11公里,自1971年以来,尼玛老人和儿子哈达布和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在边境线上义务守边巡边达53载,被当地农牧民赞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但由于塔木素布拉格苏木处于戈壁沙漠腹地,通信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影响着尼玛老人守边巡边的信息汇报和与外界的联系。去年9月初,阿拉善移动分公司得知情况后决定在尼玛老人家附近安装基站。许有玉接到任务后,带领他的同事立即驱车500公里到达尼玛老人家,通过一个月夜以继日地勘察选址、物资调配和紧张施工,在距离尼玛老人家200米处,采用光伏+蓄电池供电系统,架设风光互补基站,安装了一套LTE设备,并于当年10月顺利开通5G网络,不仅让尼玛老人一家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与外界同步的信息资源,更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下转第4版  ■上接第2版

  多年来,许有玉通过过硬的技术、出色的业绩、勇于奉献的精神不仅得到了同事和领导认可,还获得许多荣誉,他先后被内蒙古移动公司和阿拉善移动分公司评为“优秀班组长”“优秀工程师”和先进生产者等,并在全区移动系统竞赛中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作为一名移动系统的网络通信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让移动网络通信更好地覆盖到边境线上做出自己的贡献!”许有玉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先锋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科技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在雄安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在雄安新区举行
老旧小区改造中的暖心故事
《海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发布
全国首个批量化应用单机容量16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项目实现并网发电
多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南方汛情依然严峻
交通管理更有“智慧”
遵规守纪,把准校正言行标尺
内蒙古16条举措支持和林格尔集群绿色算力产业发展
锡林郭勒盟无线宽带网络让群众享受“通讯红利”
“用我们的辛苦换来大漠边境线满格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