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不尽人意的地方是植物茎叶的长度有限,不好打结,使捆扎的范围和效果受到限制。人类在劳动与实践中发现,把植物的茎叶集束后再拧绞,既能延长绳的长度同时也增强了绳的抱合力。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中,人类尝试控制“拧绞”时的动作力度,用“捻”的方法对绳进行再加工,让绳在强度和细度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得到更长、更细、更强韧的“线”。集束—拧绞—捻,人类在这一系列动作进化过程中不断尝试用不同的植物纤维、动物韧带优化线的能力,为纺织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骨针造型简单,中国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骨针大多在北方,针孔较大,这可能与北方寒冷的气候有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骨针,出土范围扩大到长江下游,并且出现了长20厘米,宽近1厘米的骨针,这意味着骨针的功能开始分化。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中游和长江下游骨针大幅增加,仰韶文化遗址中出现的骨针规格集中在6厘米至8厘米间,还出现了3厘米的短针,这与精细丝麻织物的出现有关。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这一时期的蚕纹,河南青台遗址发现了最早的丝麻织品。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骨针虽然出土数量较少,但3厘米左右的短针数量却增加了,说明这一时期精细化织物在进一步发展。汉代,钢针问世,骨针退出历史舞台。
(刘艺彤 供稿)
(本版支持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