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 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

库伦旗第一中学学生正在做安代健身操。赵丽红 摄
扎鲁特刺绣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跑不了老师与女儿一起赶制刺绣订单。白敖敏 摄
扎鲁特旗版画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照那木拉全身心投入创作中。白敖敏 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尔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传承人宝音通过雕刻、绘画,将多种艺术形式融入到作品中。白敖敏 摄
跳起安代舞。 张启民 摄
  □郭洪申 杨永娜 徐书彦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通辽市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重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业工坊、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旅融合项目进行扶持,推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坚持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并重,积极挖掘整理、宣传推广、培训传承、融合发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保护传承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扎鲁特刺绣是一门古老的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也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扎鲁特刺绣以彩色丝线、棉线、驼绒线、牛筋、马尾鬃等绣线为主,通过绣、帖、堆、剁等技法,在绸、布、羊毛毡、牛皮等上面绣出各种美丽图案,刺绣过程中讲究构图均匀、整齐、连贯、协调。扎鲁特刺绣,以其绚丽多彩和独具一格,与湘绣一样闻名遐迩。扎鲁特刺绣的花纹图案是蒙古族衣着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历史特点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充分体现了蒙古族刺绣巧夺天工的技艺,成为中华刺绣家族中的主要成员。目前,扎鲁特刺绣手工作坊有上百家,形成了规模化的作坊。2008年,扎鲁特刺绣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扎鲁特刺绣的旗级传承人萨尼嘎玛受外祖母和母亲的影响,15岁便能独立缝制出蒙古袍、蒙古靴等。50多年来,刺绣已经成为萨尼嘎玛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多次参加了通辽市和扎鲁特旗组织的春节晚会,并且组织姐妹们外出参加比赛,荣获了很多奖项,也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了扎鲁特刺绣文化的独特魅力。

  无论时代怎么变,生活方式怎么变,扎鲁特刺绣始终如一,用它那独特的方式闪耀在祖国北疆。2021年,扎鲁特旗刺绣馆成立,通过多角度、立体化的方式,向广大群众展现扎鲁特刺绣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扎鲁特旗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厚植文化底蕴,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论坛、扎鲁特春晚、扎鲁特刺绣大赛、扎鲁特刺绣展和刺绣培训班等方式,搭建平台、发掘人才、培养新人,推动刺绣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与此同时,刺绣传承人也积极参加区内外刺绣服饰大赛、刺绣服饰展演等活动,正持续扩大扎鲁特刺绣文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宣传引导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起来

  安代舞是一种歌舞形式,歌词随编随唱,动作简单易学,没有时间、地点限制,人们按照音乐节奏踏步即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安代舞发源于库伦旗,清朝中期,各地闯关东的移民大量涌入草原,不同部落、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相融合,孕育了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安代舞。1956年,安代舞在库伦旗首届群众业余文化汇演中首次搬上舞台;1958年,民间老艺人额尔敦巴拉在北京表演安代舞,引起热烈反响;1996年,库伦旗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2006年,安代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库伦旗聚焦安代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充分发挥安代文化培根铸魂、凝心聚力作用,全方位展示安代文化艺术魅力,不断提升安代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擦亮北疆文化品牌。

  为了使安代艺术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承和发扬,库伦旗将安代舞改编成安代健身操,并在全旗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推广普及。在库伦镇三家子学校操场上,每逢课间操时间,学生们就会排着整齐的队伍,伴着悠扬的舞曲,挥舞手中的红绸,齐跳安代健身操,共同感受安代舞带来的快乐。为了能够将安代健身操推广下去,三家子学校还定期安排专业舞蹈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及时纠正没有达标的具体动作。现如今,学生们已经熟练掌握安代健身操要领,喜欢上了这套舞蹈课间操。

  多年来,库伦旗不断加强安代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鼓励安代舞代表性传承人收徒、授徒,开展传承性展演,扎实推进安代舞进校园、进社区、进村屯、进广场“四进”活动,进一步扩大安代舞的影响力、传播力,让安代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生。目前,安代舞国家、自治区、市、旗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有50人,已有安代传习学校17所。

  融合发展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跑起来

  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久弥新的文化印记,更是美好生活的丰厚滋养。近年来,通辽市积极探索多方式多途径融合发展、保护传承,切实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传承力,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在传承中积极创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在新时代绽放绚丽光彩。

  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通辽市在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顺应乡土人才成长规律,激发乡村工匠内生动力,为北疆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农,绽放北疆文化魅力。

  皮画(科尔沁皮雕画)是一项将绘画、雕刻等技术结合起来的古老技艺,既有线条美,又有立体感,具有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逼真、色彩对比强烈的特点。2022年,皮画(科尔沁皮雕画)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画(科尔沁皮雕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思沁通过多年潜心学习、探索、研究民族皮雕画艺术,设立了“大学生见习基地”和“妇女之家”,并开展多项公益培训,培养众多皮雕画爱好者及传承人。2019年,成立“嘎瓦皮艺乡村产业振兴培训基地”,为当地农牧民培训皮画(科尔沁皮雕画)制作技艺,助推脱贫攻坚,目前已培训农牧民300余人。

  科尔沁服饰作为蒙古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艺术结晶。2007年,科尔沁服饰入选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科尔沁服饰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田斯琴自觉担当起传承民族工艺的重任,积极履行传承义务,向社会输出优秀学员近千人,并创办通辽市豁尔沁职业培训学校,将她所掌握的工艺技术传授给更多人,同时帮助更多的待业人员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

  钩织在中国的发展源于20世纪初,作为重要的谋生技能,被广泛应用。早前,蒙古族人民就将带有寓意的图案缝制在衣服上,形成独特的“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图案内涵特征。2022年,钩织家居用品入选通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钩织家居用品旗级传承人李瑛娜将钩织文化元素与乡村脱贫结合,连续举办23期公益培训活动,将自己的钩织手艺传授给大学生以及待业人员,成功培养了1500名学生,为促进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带动贫困地区劳动力就近就业稳定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播,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成为促进文旅消费的重要媒介,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选择在直播间推广表演类、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发了相关项目的消费热潮。

  “下面,欢迎大家走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直播间,共同欣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乌力格尔。”直播镜头前,雅布干乌力格尔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陈班巴尔正在与线上观众热情互动,在分享乌力格尔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同时,为大家展示别具一格的乌力格尔演唱技巧,吸引众多粉丝进入直播间观看。

  立法保障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兴起来

  蒙医药是中医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辽市是蒙医药之都,在发展蒙医药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蒙医药产业作为通辽市着力培育的产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通辽市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将打造百亿级中蒙医药产业集群确定为通辽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并制定了《通辽市蒙药保护发展条例》,为蒙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通辽市蒙药保护发展条例》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2024年修正后重新公告实施。

  蒙医正骨疗法是科尔沁人民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诊疗技术和药械生产技术,经历了几百年的传承。蒙医正骨医师充分利用本地的药用物种资源,采取蒙医正骨特有的行医方式,在治疗骨伤,骨病常见病、多发病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因其花费少、操作易行、不受环境条件限制等诸多优点,受到各族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欢迎。蒙医正骨疗法在实践中被不断总结、整理、发展、提高,已经形成了具有独特临床经验和较完整理论体系的学科。2011年以来,蒙医正骨疗法先后入选自治区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医正骨疗法面临技术传承弱化、从业人员不足、经费投入不够、品牌建设滞后和标准化建设亟待开展等诸多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制定了《通辽市蒙医正骨保护条例》。

  通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深厚的社会和民俗传统基础,至今仍发挥着传播文化、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等社会功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据统计,通辽市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1项。然而,随着大众审美观念的变化,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不断消失和后继无人的严峻局面,为规范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相关管理活动,制定了《通辽市蒙古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该条例于2019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2024年修正后重新公告实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社会基础雄厚、后劲十足,面向未来,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7版:乌海
   第08版:通辽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资讯
   第12版:公益广告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 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