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坐落在茫茫荒原隐蔽靠山的军工厂,一群为了国防事业献青春、献子孙的小三线人,一场对于奉献意义的完美解读。
作为内蒙古首部把小三线历史搬上艺术舞台的剧作,《三线印记》巧妙融合舞台剧与歌舞艺术之精髓,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把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呈现在艺术舞台上。观后令人心潮澎湃,深感震撼。通过此剧,三线建设者的坚韧与顽强被衬托得格外明显。
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全景式沉浸歌舞剧《三线印记》,是一部有亮点、有特点、有看点、有泪点、有沸点的好剧,也是一部充满激情与热血的剧。它以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真实的背景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让观众深刻理解了三线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有人曾说,小三线人干什么,山不知道,水不知道,草不知道,只有战争与和平知道……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章节,不张扬于山水之间,不喧嚣于市井之末,却以无声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命运与走向,这些人被山川草木默默见证。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积极响应,义无反顾,奔赴戈壁荒漠,大山深处。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三线建设,不禁感慨万千。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建设者,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为国家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而那些静默的山川、流淌的河水、茂盛的草木,无声地诉说着这段不朽的历史。
时代记忆与个体记忆巧妙融合
1965年,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涌现了众多优秀典型人物,极大地改变了自治区工业经济发展的落后面貌,《三线印记》的剧本故事正脱胎于此。该剧选题准确,立意高远,鲜活地体现了小三线人的精神特质,充分反映那个时代军工人和后期军转民时的生动故事,其特有的现实性、时代性和人民性十分鲜明。
沉浸式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帷幕拉开,聚光灯下,从历史中走来的小三线建设者们,第一次拥有如此清晰的舞台群像。作为对内蒙古乌海小三线建设故事深刻的解读,该剧承载了小三线三代人的记忆与情感。作为一部主旋律题材,致敬三线精神、献给为祖国三线事业做出贡献与牺牲的建设者们的沉浸式歌舞剧,该剧围绕刘胜利等众多知青在小三线工作生平展开,通过刘胜利和其女儿一家三代人的个人经历和第一通用机械厂的历史变迁,反映了中国小三线建设的艰辛与成就,以及工业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命运。
历史与现实观照中回答时代之问
《三线印记》编剧和导演在主题先行的基础上,创作出活灵活现的人物故事。其中,科学技术人员是最难刻画的,因为剧作家很难将科学原理和科学技术转化为鲜明、生动、易懂、感人的艺术形象,但是这部剧做到了。戏剧文学的最终目的正是人的自身。戏剧艺术打动人心不是概念的化身,而是人物形象本真的生命力。编剧和导演通过巧妙设计处理,把最不好表现的科研精神情节运用技巧,用深层次的情感对话将观众代入到舞台上。第二篇章中,研究人员一次又一次失败时,看门大爷仿佛睡后的穿越之问,那被一次又一次追问,都是对科研精神的具象表达。
如何通过激烈跌宕的剧情进行反映,编导人员进行了精心巧妙的设计,采用丰富的形式和手法,多侧面、多层面、多线条地塑造剧中人物。3个篇章结构设置起承转合,每一场戏都紧扣全剧的开端、发展、高潮到结束,围绕“致敬篇我与父辈”“峥嵘篇我和他们”到“蝶变篇我们的故事”3部分,通过戏剧手法,最终将三线精神传递给观众,这不仅是戏剧从生活的真实性到艺术假定性真实的转变过程,也是戏剧里艺术虚构与真实事件相结合的成功之处。
人物群像各有不同,剧作矛盾明显。刘胜利个人成长故事有矛盾冲突、情节暗藏汹涌,有着极强的可看性。本剧遵循了戏剧的特征和规律,舞台上的行动十分恰当,所有人物都有着自我目的,是一部观照历史、尊重人物的歌舞剧。红色是剧中的主色调,豪放豪迈是它的总基调,结尾处更是高潮迭起,表现了小三线那份艰苦卓绝、自强不息的精神遗产和豪迈意志。
讴歌时代精神 熔铸崇高之美
三线精神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中国自信的绽放,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精神,包括时代的奉献精神。奉献精神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行动,也是一种信念。奉献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它能够给予我们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感,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在小三线人心中,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成功,更在于奉献和影响他人的生活。
康德指出,“崇高”的本意指无限的大或强,人类在试图超越自我局限性时,往往会表现出无限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崇高美。崇高之美的本质在于超越性,超越小我实现大我,超越有限通向无限。崇高是时代的主旋律,《三线印记》建设者无私奉献更加体现了对崇高美的自觉追求。
做一个奉献者的意义何在?剧中的青年们不仅要克服水土不服、饮食习惯不同等多重障碍,要经历艰苦环境和技术条件不足等的考验,正是这多重艰苦的考验让他们面对现实,让他们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变得成熟、坚强。
如何体现崇高,编导们巧妙地设置了回忆环节。从开场小芳菲在雨中埋怨爸爸,引出成年刘芳菲接到撰写小三回忆录的任务、看门大爷和过去技术人员对话等线索……这种回忆以幻觉、幻想、幻象、幻景的形式出现,与剧目中巧妙安排的歌曲,为全剧增添了浓郁的诗意。这样的描写,洋溢着人情和人性的温暖,充满了强烈的抒情色彩,具有感动人、激励人的力量。
演员们的精湛演技和道具布景的精细制作,使得剧情更加生动真实。车间厂房、擦玻璃的细节、嘹亮的广场合唱,加上音效、灯光、舞美的配合也十分到位,为观众营造了一个身临其境的氛围。舞蹈、歌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于紧张的剧情中形成一种抒情、诗意的戏剧节奏,也让全剧形成一种摇曳多姿的叙事风格。整个演出过程紧凑有序,让人感觉时间过得飞快,意犹未尽。
全景互动的“沉浸式”体验
法国启蒙思想家、戏剧家狄德罗在《论戏剧艺术》中提及了“第四堵墙”,目的是希望营造一种真实的、观众能够感受的气氛来包围观众。在《三线印记》的环境设置中,也沉浸式打破“第四堵墙”,剧场空间的实与虚,借助有效的舞美设计,在舞台实景之外,利用室内车间、室外高山、广场空地等空间,让这个关于奉献、情感的故事在虚实交织中逐渐展开。这种消除舞台边界,邀请观众自由穿梭剧中,借由身体感官获得声、境、情的立体式、沉浸式体验,使观众感受到更加真实的规定情景。
对乌海本地观众来说,这种全景互动的沉浸式,是非常难得的艺术体验,不仅重新界定了演员的舞台区域和观众的观剧视角,颠覆了以往观众与演员间的距离感和陌生感,也尽可能将观众裹挟于剧情之中,通过多层次的感知,极大地丰富了观众对剧目的共情力和感染力。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观众已经不愿意坐在观众席上欣赏演员的表演,他们更愿意与演员一起参与事件当中,成为剧中的一部分。这也是本剧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沉浸式”剧场是否可以设置演员与观众直接对话或者让观众参与演出的环节,让观众近距离接触演员创造更多新的交流模式,也让观众更加投入其中,代入感也更强。
时光无言,山河为证。小三线的光芒,照耀时代征程。《三线印记》借由新鲜的“歌舞剧+话剧”的形式,重新诠释那段为人熟悉的历史故事,实现感动与共鸣,有力的叙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三线建设那段艰难岁月的礼赞,作为现代语境中人性光辉的众生画卷,它不仅为现实服务,也让我们不忘来时路,感恩曾经时光,促发更多人努力奋斗,也擦亮了它在乌海人民精神世界中绽放的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