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部署,教育厅将着力从“六个新”来突破,即强化理论宣传阐释“新”模式,组建青年师生宣讲团、博士宣讲团、理论宣讲轻骑兵等,开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示范宣讲等,打造青年理论学习宣讲品牌;构建思政一体化育人“新”格局,立足自治区历史文化特色和红色教育资源,挖掘红色校史故事,打造“石榴红”“北疆绿”“航天蓝”等特色大思政课品牌;营造文化育人“新”环境,实施中华文明礼仪提升工程,开展“寻礼记”中华美德传习、优秀文化传承、文明礼仪传播活动,打造《战士与战马》《桃李湖畔》《北疆红烛》等校园原创文化作品;创新实践育人“新”路径,常态化开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等实践教育活动,分学段讲活“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打造“神舟起落是吾乡”等云上思政课品牌;构建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新”支点,加强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建设,开展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研究;强化队伍建设“新”支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列入党员干部和教师培训计划,并纳入师范生培养方案,强化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系统构建起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学段有序衔接,课程融入、主题实践、校园文化各领域全面覆盖的一体化教育体系和长效机制。
“近年来,我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蒙古生动实践案例》,推出了系列特色思政示范课,形成了一批‘剧场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等精品课程。针对幼儿园、大中小学校分类施策,讲清讲活‘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等,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教育品牌上下了很大功夫。”自治区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教育厅将继续丰富宣传教育载体,推进内蒙古数字文博资源进校园,加大对内蒙古交往交流交融史料和红色资源挖掘和整理,鼓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题材的影视、动漫、文学、音乐、戏剧等原创文化创作,着力打造在全国范围叫得响、能‘出圈’的‘北疆文化’品牌,力争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