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呼伦贝尔

“三变”改革增强集体经济活力

  □本报记者  李玉琢  

  通讯员  毛璐璐  卓娜

  呼伦贝尔草原面积占全区草原总面积的12.4%。在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呼伦贝尔市积极推进牧区“三变”改革,将牧区的资源、资金和牧民转变为资产、股金和股东,增强了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

  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芒来嘎查股份经济合作社,实行“冷季集中舍饲”模式,养殖成本直降30%。通过“三变”改革,这个嘎查构建起“1+N+M”运行体系,将分散的羊群整合为标准化养殖单元,同步拓展了克鲁伦营地旅游项目,实现了畜产品增值与牧民增收。

  目前,新巴尔虎右旗已成立4家为牧服务组织,覆盖6个试点嘎查,计划2026年实现全旗“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全覆盖。

  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勒镇7个半农半牧嘎查通过清产核资组建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形成资源互补的产业联盟。这种“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变革,使新巴尔虎右旗12个试点嘎查完成清产核资,组建成5大股份合作社。

  陈巴尔虎旗宝日希勒镇库热格太嘎查等6个试点正在实践“芒来模式”,挂牌成立的5大股份合作社,探索出联户经营、托管代养等6种模式。阿茹贡家庭牧场的“党建+家庭牧场”采用“舍饲半舍饲”技术,肉羊出栏周期缩短30%,集体经济年增收14.3万元,成为党建引领下“生态增效、牧民增收”典范。

  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巴音布拉尔嘎查将艾乐民宿及洗浴中心承包给文化公司运营,采取“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合作社”模式激活闲置资产。这种“三资”盘活策略正在7个试点嘎查复制推广,通过引入城市资本技术,使传统牧区焕发现代产业活力。

  拥有千万粉丝的鄂温克族自治旗“网红牧民”达西,通过抖音平台展示的蓝天白云下的牧歌生活,让达西从传统牧民成为带货达人,实现了“资源变资产、流量变收益”。

  沉睡资源“活”起来,草原生态“美”起来,牧民腰包“鼓”起来,集体经济逐渐壮大,“三变”改革正在激活呼伦贝尔牧区发展的无限潜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盟市专线
   第06版:出彩
   第07版:阿拉善
   第08版:乌海
科创中心成沪蒙协作创新标杆
“乌贸通”平台助企拓展全球市场
创新场景掀起多元业态消费热
“三变”改革增强集体经济活力
逐绿向新好“风”景
以旧换新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稻田科技浓 良法加持多
进“一扇门”解万千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