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名中国公民受伤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30日确认,截至当地时间14时30分,缅甸强震中受伤的中国公民升至14人。
截至30日11时,使馆共接收处置数百起中国公民求助,协助数十人找到失联亲友。确认地震在曼德勒省造成14名中国公民受伤,大部分人在当地接受治疗,也有部分伤员紧急转移至仰光治疗。使馆表示,将尽全力向中国公民提供领事保护和协助,保持领保求助热线畅通,及时为伤者提供医疗救助信息。
中国救援队与时间赛跑
紧急驰援缅甸的中国多支救援队正冒着酷暑紧张工作,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当地时间30日晨,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携手当地救援力量,救出一名被困近40小时的老人。同日,中国蓝天救援队先遣组抵达曼德勒并立即与当地志愿者展开救援前期工作。
30日凌晨,首批抵达曼德勒市的中国蓝天救援队先遣队员立即在当地开展工作。6时30分,上百名缅甸华侨华人青年志愿者响应号召赶来,在救援队员的专业指导下展开信息搜集、震区情况勘探等前期技术、信息和后勤保障工作。
29日,云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筹备帐篷、毛毯、折叠床等救灾物资,全力支持缅甸地震救灾工作。
40℃高温下的灾区满目疮痍
缅甸多地受灾较重,曼德勒省、实皆省、内比都等地情况尤为突出。大量基础设施在地震中遭到破坏,数百栋房屋损毁、倒塌。震区救援物资严重匮乏。
29日上午,新华社记者驱车14小时,抵达邻近震中的曼德勒市。当地最高气温达40℃,城内一路断壁残垣,一些建筑已被夷为平地。在当地一处著名佛寺,可见部分建筑严重损毁,有人员和挖掘机在其中救援。记者还看到城内很多历史悠久的佛塔受损。
缅甸领导人敏昂莱一行29日视察曼德勒省受灾地区,并前往当地医院探望灾民。敏昂莱敦促相关部门尽快开展工作。
国际社会伸出援手
缅甸强震发生后,中国等周边国家以及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盟成员国高度关注地震灾情,迅速响应伸出援手,紧急协调救灾援助。
东盟成员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说,东盟将启用东盟灾害紧急物流系统,调动城市搜救力量,支持救灾和重建工作,确保响应及时有效。
马来西亚国家灾害管理局已向缅甸派出一支由50人组成的人道主义救援队伍。
新加坡民防部队发文说,民防部队抽调80人和4只搜救犬组成救援队,前往缅甸灾区,准备从医疗、搜救、危险物质处理等方面提供协助。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贾伊斯瓦尔宣布,向缅甸灾区提供帐篷、睡袋、毛毯和即食食品等应急物资,以及抗生素等医疗物资,并紧急派遣搜救队。
新西兰外交贸易部表示,将向缅甸提供200万新西兰元(约合114万美元)支持震后紧急救援工作。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说,联合国已紧急拨款500万美元用于缅甸的地震救援工作。
受波及泰国曼谷17人死亡
泰国曼谷市政府30日说,截至当日6时,缅甸强震已造成曼谷17人死亡、32人受伤、83人失联。曼谷市政府表示,正加紧搜救工作,并紧急拨款2亿泰铢用于救灾。泰国防灾减灾厅发布通告说,泰国受灾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中部,包括清迈、清莱等17府和曼谷地区。目前,巴吞他尼府、帕府被宣布为紧急救灾区,曼谷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据新华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