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的正面和侧面浮雕着两条身姿矫健的五爪腾龙,龙头前伸,龙嘴微张,龙牙外露,龙须上扬,龙角直立,龙身弯曲,龙鳞密布规整,龙爪刚劲有力,仿佛正在浩瀚的云海中翻腾。
元代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上,除了活灵活现的五爪腾龙雕饰,还有牡丹、菊花、荷花、莲藕等雕饰。牡丹花的寓意为繁荣昌盛、兴旺发达;菊花象征长久与长寿;荷花、莲藕则象征和平。这些花卉与腾龙相互交织、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壮观的画卷。
在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历史的遗珍如繁星般点缀着岁月的苍穹,其中,元上都遗址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
元上都遗址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金莲川草原,是我国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历史最久、保存最完好的都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元上都遗址不仅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更生动阐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
陈列于锡林郭勒盟文化遗产博物馆第一展厅的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是该馆的镇馆之宝,1996年在元上都遗址大安阁的西南角破土而出。它的出现,宛如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那个多元时代的大门。
上都,又有上京、滦京和夏都之称,早在忽必烈称汗前便是重要的政治区域。元宪宗六年(1256年),忽必烈命汉人官员刘秉忠选址,历时3年建成开平府,建立了由各族谋士组成的金莲川幕府。忽必烈在此登基后,开平府升为上都。
至元九年(1272年),忽必烈改中都为大都,确立两都巡幸制,元朝皇帝每年在上都处理政务的时间长达四五个月。“御天门前闻诏书,驿马如飞到大都”,描述了上都发布的诏令可以迅速到达大都的快捷。
元上都城址的建立,是元代多元文化融合的具体表现。其城市建制结合了多民族的设计元素,形成了既有游牧部族地域文化色彩,又有中原汉地建筑特色的城市建筑群。上都的都城形制按照宋代《营造法式》设计,四周搭建了四方形的城墙,由外城、内城和宫城组成。清晰的中轴线,划分出整齐对称的街道。上都的整体布局秉承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建筑理念,体现了文化融合的特点。
上都成为与大都并列的政治中心。大安阁为上都的正殿,是皇帝举行重大朝政典礼、接见外国使团的重要场所,自元世祖忽必烈之后,元成宗、元武宗、元天顺帝、元文宗、元惠宗,均在此处登基。
大安阁的样式借鉴了宋代的熙春阁,是上都最金碧辉煌的建筑。大安阁的建筑完全采用巧妙的榫卯结构,每一处“关节”都需要不同形状的榫卯进行加固。建筑专家初步统计,整座大安阁内的木材榫卯样式达3000多种,完美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技艺与智慧。
汉白玉雕龙纹角柱在大安阁的西南角位置,高2.1米,宽0.53米,厚0.52米,重2.8吨。角柱正面与侧面对称浮雕有两条五爪腾龙,龙的侧面配有象征吉祥富贵的牡丹、菊花、荷花、莲藕等花卉图案。在汉白玉雕龙角柱被发现之前,元代考古遗址中还未发现雕工如此细腻的龙纹作品,因此,考古专家们将其命名为元代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
角柱,是指位于建筑角部与柱正交的两方向,各有一根框架梁与之相连接的框架柱,是古代大型宫廷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构件。
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不仅是大安阁的装饰,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矗立在大安阁的一角,见证了元上都曾经的繁荣昌盛。当时的元上都,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民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
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期间,曾受到忽必烈在上都的热情款待。他在游记中这样写道:“终抵一城、名曰上都,现在位大汗所建也。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舍皆涂金,绘有种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心目”。700多年前的元上都,是东西方共同瞩目的繁华都城。
从艺术风格来看,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既有中原文化对于龙和花卉细致入微、寓意深刻的表达,又在雕刻手法和整体构图上体现出草原文化的大气磅礴,饱含各族工匠心血与智慧。
上都作为多元文化交融的草原都城,在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带来契机,是元代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缩影。元上都遗址珍藏着多民族共筑共生的历史记忆,彰显着中华文化的辉煌。
元代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的见证者,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中华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
(本版图片由锡林郭勒盟文化遗产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