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汉式古城元上都

  元上都遗址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金莲川草原,201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中,世界遗产委员会官员苏珊指出,“中国元上都遗址作为草原都城遗址,展示了文化融合的特点,见证了北亚地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碰撞及相互交融。”

  在元上都营建过程中,忽必烈派遣汉人官员刘秉忠负责选址与建造工作。元朝时期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郭守敬,开凿了铁幡杆渠,巧妙地将铁幡杆山汇集的洪水引入滦河,避免上都发生洪涝灾害。波斯人札马鲁丁在元朝廷任职,将阿拉伯的天文学技术传入中国,负责上都司天台的各项事务。

  至元三年(1266年),上都开始营建宫城的主体大安阁,将宋代与金代故都汴京的熙春阁迁建至此。大安阁高220尺,是一座纯木质榫卯结构的楼阁,殿阁面阔9间、进深5间,寓意为“九五至尊”。元人周伯琦曾有“大安御阁势岧亭,华阙中天壮上京”的赞叹。

  除了汉式建筑大安阁外,元上都的西北角还有竹宫这一颇具游牧部族特色的帐幕建筑,是元朝皇帝举行大宴的场所。马可·波罗记载道,此宫殿纯以竹茎结之,内涂以金,装饰颇为工巧。此宫建筑之善,结成或拆卸,为时甚短,可以完全拆成散片,运之他所,惟汗所命。竹宫的规模很大,可以容纳两千多人。

  在草原地区营建元上都,既是元朝皇帝顺应历史发展进程的结果,也是其对习惯定居生活的中原士人需求的考量。元上都北连朔漠,南控中原,其地理位置为当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元上都还是草原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是当时北方草原地区的商业重镇。上都的西关,是各国商人、各族民众进行交易的地方,来自各地的商人络绎不绝,不同地区的物产汇集至此,形成“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账房乱如云”的繁盛景象,促进了上都商业贸易的繁荣发展,推动了各民族、各地域之间文化、物产的交流与传播。

  (乌力吉巴图  供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经济周看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出彩
   第07版:出彩
   第08版:鄂尔多斯
   第09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视界
   第12版:公益广告
致读者
文化融合的典范
角柱龙纹说繁华
见多识广的角柱
汉式古城元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