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多业联动 让村集体经济“壮”起来

  “过去碎片化土地经过土地资源整合后,高产玉米规模化种植成效显著,年可节省农田水利维修费用约10万元,带动农户每亩增收900元左右。同时,去年筹措资金新建的4600平方米玉米仓储库,2025年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可增加4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为村民提供30余个务工岗位。”谈起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连家营村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兰慧说,“土地实现规模化种植后,种植势头喜人、效益显著。‘小田变大田’,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村集体经济收入壮大后,连家营村去年从村集体收入中划拨资金16万余元,以每人400元的标准为400余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补贴了医疗保险个人缴纳部分,确保村民发生重大疾病时能够得到保障,此举获得村民一致赞誉。

  在小黑河镇前毛道村,随着村办集体经济项目增多,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成果村民共享。前毛道村先后积极领办合作社和综合服务公司,多渠道开拓劳务输出市场,目前已承接察素齐、毕克齐等6个高速公路收费所的卫生清洁、垃圾清运项目,为村里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超50个务工岗位。

  小黑河镇的发展模式成为玉泉区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聚焦以“点”带“面”,因地制宜,精准布局,多元化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玉泉区多业联动跑出壮大村集体经济“加速度”,绘就出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2024年,玉泉区围绕壮大集体经济、推进村级产业发展,多措并举指导各镇、涉农街道党(工)委依据本地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一村一议、一村一策”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点上发力、线上联动,探索发展土地整合开发、产业带动、农旅融合、服务创收等模式,乡村振兴结出累累硕果。

  去年冬季,小黑河镇大库伦村借助南湖湿地公园内“冰雪嘉年华,缤纷大库伦”主题的冰雪大世界乐园,多方位整合旅游资源,成功打造出乡村农文旅融合新景观。

  红火的冰雪旅游,让“冬闲”变“冬忙”,“冰雪经济”成为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我们支持鼓励村民开设农家乐,夏天露营、烧烤,冬天承包开展冰雪游乐项目,一年忙活下来,村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大库伦村党支部书记朱博嵘说。

  在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玉泉区结合部分村庄临近市区的优势,在发展特色种植业的同时,多业联动,支持鼓励各村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实现消费提质扩容,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相邻乡村之间通过强化区域内的农文旅交流合作,特色旅游产业彰显出勃勃生机。

  随着大黑河郊野公园个性化、特色化休闲体验景点日趋增加,玉泉区昭君路街道前桃花村把握机遇,积极策划实施“清屿林夕房车营地太空舱营地”和“乡村民宿生活空间”项目,适时在大黑河郊野公园周边建设集餐饮、住宿、娱乐、文化等旅游配套综合体,成为玉泉区新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带动村民盘活自主房产院落,规模化开发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配套项目,在拉动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农文旅增收创优的预定目标。”前桃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志平说。

  多业联动模式在拉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经过几年的发展,玉泉区50个村的集体经济均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不断增加的集体收入持续惠及乡村振兴、惠及广大村民。

  站在新的起点上,玉泉区将把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新时代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抓手,以多业联动之效,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最终为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形成强大合力。(王林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北疆国防
   第06版:社会
   第07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08版:资讯
多业联动 让村集体经济“壮”起来
科技支撑 把脉问诊林下经济 精准服务助推发展
出塞进京 农畜产品追新逐质 拓展区外高端市场
非遗文化共传承 趣味手工润童心
规范管理 古树家族再添新丁 一树一档“老有所养”
多措并举 构建欠薪根治体系 保障农牧民工权益
解锁政务创新密码 驱动营商环境升级
创新应用 科技守护绿水青山 扎实推进经济发展
戈壁路上的“青春警队”
品质服务 “赋能夜校”多彩上线 丰富职工业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