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戈壁路上的“青春警队”

  阿拉善右旗,戈壁路上,恩格日乌苏交警中队离中心镇560公里,是阿拉善右旗公安局最远的基层警队,出城一路向北,雅布赖交警中队、曼德拉交警中队、阿拉腾敖包边境派出所、塔木素布拉格边境派出所沿戈壁路逐一分布驻守,一茬茬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公安蓝,坚守在这片7.3万平方公里的戈壁大地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昼夜相继,用奋斗与担当巡路守边、服务群众、保障畅通,以青春之名满腔热血书写忠诚与奉献。

  驾车行驶在戈壁路上,一种刻骨铭心的感觉“扑面而来”——天大、地大、风大。蔚蓝色的天空下,60、70公里碰到一户人家,就算是遇到“戈壁邻居”了,特别亲切并且还有点小小激动。一路有风作伴,真正见识了当地群众常说的“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贴切描述,戈壁路上全年7级以上大风近300天。零下19摄氏度,冷风吹在脸上,没一会儿就感觉到生疼,犹如刀子割般作痛。“现在还不是最冷的时候,零下30摄氏度、零上40多摄氏度才是真正的考验了……”正在戈壁路上值守安保勤务的曼德拉交警中队民警马星宇对戈壁路上的“冰火两重天”感触很深,这个来自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小伙子2012年考入阿拉善右旗公安局,恩格日乌苏、雅布赖、曼德拉、海森楚鲁交警中队都曾留下他守护戈壁路的忙碌身影,2019年,他把家也安在了阿拉善右旗,现在他的“警棉袄”已经4岁了。他说,长年累月经受戈壁路上的烈日风沙寒冷寂寞“洗礼”后,今天的自己已经成长为一个标准地道的合格戈壁公安蓝。

  “戈壁的路,也是回家的路,戈壁路上忙碌着,我们多一份辛苦,群众安全回家也就多一份保障,上路、再上路,习惯了,忙点,累点,就没刚来时那么想家了!”国道G307线上,马星宇同战友和往年一样穿着厚重的警服“车巡+步巡”,排除隐患,安全提示,救助服务,戈壁路上的守护一丝不苟,有条不紊,警民“戈壁警邻情”也越走越亲越深厚。

  戈壁路两边,黄沙丘注目,骆驼刺、芨芨草、刺马墩等植被特别醒目无怨无悔陪伴着公安蓝。

  从曼德拉交警中队再向北近300公里,期间要经过80多公里的“穿沙路”,弯弯绕绕、一路颠簸犹如“过搓板”敲打着纯自然舒筯健骨,“天擦黑”才到达恩格日乌苏交警中队。

  “中队距离嘎查(村)队部要近百公里。”恩格日乌苏交警中队甘君伟中队长说,他们8个公安蓝管辖着G7京新高速、国道G331、省道S311线三条戈壁交通要道,这两天日均车流量7000多辆,高峰日达到万辆,每一个人都自觉“打起十二分精神”,上路,再上路,忠诚守护好平安回家路。

  风沙大、车流量大、昼夜温差大,8个小伙子最长的守护戈壁路已经超过11个年头,最短的也过了2年,老带新,新拜师,大家都已经是戈壁路上指挥交通安全的“行家里手”。管辖片区面积大、线路长、执勤多,每一个戈壁公安蓝接处警、做笔录、干内勤,关键时刻“个个要顶上、过得硬”。

  “认真守好戈壁路,与南来北往的赶路人做好‘戈壁邻居’,干好服务群众的点滴小事,我们的每一次付出就有意义特别值得!”巴丹吉林沙漠粒粒黄沙随风而舞,时刻陪伴着这群沿着戈壁路执勤值守的公安蓝,尽管工作辛苦,但好好工作守护平安回家路的劲头没有一个人降低标准,自豪里苦中有乐……(石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北疆国防
   第06版:社会
   第07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08版:资讯
多业联动 让村集体经济“壮”起来
科技支撑 把脉问诊林下经济 精准服务助推发展
出塞进京 农畜产品追新逐质 拓展区外高端市场
非遗文化共传承 趣味手工润童心
规范管理 古树家族再添新丁 一树一档“老有所养”
多措并举 构建欠薪根治体系 保障农牧民工权益
解锁政务创新密码 驱动营商环境升级
创新应用 科技守护绿水青山 扎实推进经济发展
戈壁路上的“青春警队”
品质服务 “赋能夜校”多彩上线 丰富职工业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