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海南区

高标准农田开启“智慧”耕种

  本报乌海6月17日电  (记者  郝飚)6月16日,海南区巴音陶亥镇的田野上,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阡陌纵横,搭载智能导航系统的农机隆隆作响。今年,海南区以“整田增肥保粮”为目标推进耕地升级行动,通过2.8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零散田”向“高产田”转变。

  走进巴音陶亥镇四新村种植大户李文亮的承包田地,3台一体化播种机正同步作业,播种、施肥、覆土、埋管等工序一气呵成。“3台机器全天候作业,一天就是200多亩。”李文亮说,相较于往年人工播种日均不足20亩的效率,如今单台机器日作业量可达70亩。

  机械化掀起播种热潮,智慧化破解增产密码。在不远的一棵树村,田间地头的高清摄像头、物联网遥测终端等高科技设施吸引眼球。“依靠这些设备,农田实现了全智慧化管理,天气、农情、调度尽在‘掌’握。”说话间,村党支部书记郭振华打开手机演示智慧系统,粮食作物当前长势分析、科学水肥管理、灾害预警、农作物产量预测等数据一目了然。

  在巴音陶亥镇的高标准农田地头,一条条黑色滴灌带如脉络般蜿蜒伸展,水流顺着管道的“毛细血管”精准渗入作物根部。这片曾因冬春干旱而“靠天吃饭”的土地,正因“渠改管”而焕发新生。

  作为乌海市拥有农田面积最大的区,海南区良田、良机、良法相融互促,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夯实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旗县融媒
   第06版:评论
   第07版:首府
   第08版:出彩
从“孔雀东南飞”到“鸿雁北归巢”
高标准农田开启“智慧”耕种
助企行动正发力
草原绿毯生机盎然
首个光伏帮扶项目并网发电
全产业链绘就增产新图景
搭建“老有所为”新平台
党建引领红色创投项目启动
“半小时交通圈”铺就富民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