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阿拉善高新区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入企“上门问需”专项服务行动,聚焦企业痛点、难点问题,全力纾困解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得到了企业广泛赞誉。
日前,该高新区经济发展局走进内蒙古环圣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项目进行“上门问需”走访时,了解到该企业由于电压不稳影响项目调试后,积极对接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出解决方案,不久这一制约企业发展的用电难题就得到了妥善解决。“阿拉善高新区积极作为,主动靠前服务,深入开展‘上门问需’专项服务行动,问需于企、为企把脉问诊、纾困解难,这些举措真是做到我们企业的心坎上了,我们十分感动,提振了我们企业的发展信心。下一步我们企业要加快发展,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作贡献。”内蒙古环圣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王文甫说。
“上门问需”专项服务行动仅是阿拉善高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一个侧影。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软实力。阿拉善高新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从惠企服务、项目建设、诚信建设等多维度发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仅为企业发展和项目落地提供坚实保障,更为该高新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好惠企服务“组合拳” 激发企业发展“新活力”
踏进内蒙古灵圣蛋氨酸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蛋氨酸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建设机械轰鸣作响,一派大干快干的繁忙景象。为提高项目落地效率,助力该企业尽快投产达效,阿拉善高新区通过简化行政手续、主动对接企业等一系列便企举措,全流程服务盯紧项目落地快建。
“目前我们这个项目部分装置设备已具备试生产条件,项目建设得这么快,都是得益于政府部门的服务到位。自项目开工以来,得到了高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园区负责人随时对项目进度进行跟进和了解,帮助我们协调解决各种困难。这样好的惠企服务,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内蒙古灵圣蛋氨酸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高贯文说。
今年,阿拉善高新区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善作善成,以政策精准发力、资金直达快享、服务主动靠前为抓手,深入开展助企行动,全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区域经济稳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年初,阿拉善高新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来到内蒙古瑞达泰丰化工有限公司上门了解发展所需所盼时,得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资金难题,迅速行动,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到各类惠企资金370万元,用于重点项目建设、科技研发等工作,为该企业快速发展注入了资金活力。
“针对我们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工作人员现场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和安心,这种服务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生产效率和经营信心,我们将心无旁骛攻主业,努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内蒙古瑞达泰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环保处处长孟继忠说。
“为助力企业争取上级资金,年初以来,我们走进企业为企业详细讲解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申报条件和流程,帮助企业准确把握政策,协助企业完善申报材料,提高申报成功率。同时,主动对接上级部门,了解最新政策动态和资金投向,争取让更多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专项资金支持范围。”阿拉善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苏学峰说。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阿拉善高新区通过组织政企下午茶、政银企对接会等务实活动,为企业解读最新政策、解决融资难题。同时,还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定期组织银行、担保机构和企业开展对接活动,向企业宣传金融政策和信贷产品,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年初以来,阿拉善高新区金融投资公司已成功帮助14家企业获得各类贷款共计1.45亿元,有力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阿拉善高新区金融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斯铭说:“我们将继续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金融服务、园区产业服务三大板块全面发力,扩大增量,为园区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是阿拉善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抓手与关键引擎。通过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跨区域一网通办、帮办代办、并联审批等模式,项目审批时间大幅缩短。同时,该高新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严格落实“精简会议、改进会风”要求,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把更多时间用于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内蒙古立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变更,原本需要3个工作日,并且需要提交很多材料,可在该高新区的新审批模式下仅一次就办结了。“高新区干部作风的变化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现在办事效率高了,我们企业在高新区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内蒙古立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程庆说。
与此同时,为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惠企政策供给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该高新区加大对惠企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力度,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确保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并享受到相关政策。制作惠企政策手册,发放到每一家企业手中。举办政策解读培训班,邀请专家为企业详细讲解政策要点和申报流程。建立惠企政策咨询热线,随时为企业答疑解惑。一系列举措,让企业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政策红利,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优化环境就是提升竞争力。“我们将持续完善常态化走访机制,做到企业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创新服务方式,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精准帮扶。”阿拉善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曲建洋表示,将始终秉持“企业至上、服务为本”的理念,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更优质的服务,当好企业的“贴心人”和“服务员”。
聚焦项目建设优服务 精准纾困解难促进度
仲夏时节,阿拉善高新区处处奏响重点项目大干快上的磅礴乐章。走进内蒙古庆华集团庆华煤化有限责任公司产业升级改造联产12万吨高品质吸附材料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的建设氛围映入眼帘,塔吊林立、机声轰鸣,运送项目建设材料的车辆来往穿梭,工人们头戴安全帽在建设现场紧张地忙碌着。
据了解,该高品质吸附材料项目作为战略性基础材料,在环境工程、能源产业和化学工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是推动绿色发展、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与战略价值。目前该项目活化单体正加紧施工,已完成土建施工的80%。
“我们这个项目总投资2.8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活化系统、余热回收系统,燃料气压缩装置及燃料气变换、脱碳、脱硫系统等公用工程辅助设施。项目的实施具有产业关联度高、结构调整带动作用大的特点,工艺上采用了循环流化床活化炉能减少装置整体消耗,实现资源的节能和环保。同时,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园区低阶煤的综合利用。”内蒙古庆华集团乌斯太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利红说。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阿拉善高新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全力优化项目服务,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目前,该高新区上下聚焦重点项目建设,鼓足干劲、加压奋进,一切冲着项目上,一切围着项目跑,一切锚定项目拼,强化系统性谋划、全周期管理、精准化服务、一体化推进,掀起了盛夏重点项目建设热潮。
这几天,内蒙古鲲鹏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7800吨农药及农药中间体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推进。据悉,该项目分两期推进,一期建设1500吨7-氟-2H-1,4-苯并噁嗪-3(4H)酮、1250吨2-氨基-3,N-二甲基-5-氯苯甲酰胺、2500吨3-氯-2-甲基苯胺、500吨解毒喹相关配套工程。
“我们鲲鹏新材料7800吨新项目目前土建已经基本完成,现正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在7月初设备安装结束进入试生产状态。二期的项目估计明年进行,我们争取按步推进。”内蒙古鲲鹏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金虎说。
阿拉善高新区坚持以项目为王、以服务为先,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重点项目分层级分领域包联机制,领导干部下沉一线,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开展精准服务,及时协调解决用地、资金、手续等问题,确保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快达效。
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阿拉善高新区建立了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制度。每周召开项目调度会,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每月对项目进展进行通报,对工作进展快、成效显著的部门和单位进行表扬,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进行问责;每季度对项目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部门和单位的绩效挂钩,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为项目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从项目前期的手续办理,到建设过程中的要素保障,再到后期的投产运营,服务专班全部全程跟进,及时解决项目遇到的各种问题。
据阿拉善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苏学峰介绍,今年阿拉善高新区共实施盟级重点工业项目28项,总投资230.58亿元,年内计划完成54.07亿元。截至5月底,已开复工27项,开复工率96.4%,完成投资27.1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0.3%。
与此同时,在项目引进阶段,阿拉善高新区还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招商策略,明确重点招商领域,围绕优势产业进行产业链招商,并组建具备丰富的招商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招商团队,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投资咨询服务,吸引了一批上下游关联企业入驻。为加快入驻企业项目审批速度,该高新区建立了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跨区域审批等制度,对重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压缩审批流程,力促项目早日开工落地。
如今,在该高新区全方位、保姆式的精准服务下,一个个重点项目由“规划图”转化为“施工图”,再从“施工图”变为“实景图”,汇聚成了阿拉善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无限动力。
深化诚信建设强保障 夯实诚实守信营商环境
连日来,为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按期建成,阿拉善高新区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深入项目建设一线,组织开展诚信建设宣传进工地活动,并通过现场讲解、分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引导建筑工地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为项目建设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走进内蒙古灵圣项目现场,该高新区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正在对企业建设单位的工程发包流程进行细致检查。据了解,自今年4月份开工以来,该项目的建设单位始终秉持“文明施工、诚信施工”的原则,稳步推进工程建设进度。“自项目开工以来,我们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建设标准执行,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工程质量,还特别强调安全文明施工,这是我们的承诺,也是我们企业的责任。” 内蒙古灵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施工负责人刘德顺表示。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高度重视诚信建设,通过加强政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政务诚信是诚信建设的关键。今年,该高新区积极探索信用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的有机结合,着力于在建项目关键点,以强化建筑市场领域信用管理为抓手,营造住建领域“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围。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确保建筑业企业使用的材料和施工工艺达标,该高新区加强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监督”,实现监督关口前移不留“盲点”,并根据企业诚信等级,建立建筑市场主体“红名单”和“黑名单”,划分“A、B、C”三个等级,细化信用建设职责分工,规范行业信用评价标准,持续为高新区内各类建筑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在一系列的诚信建设推动下,如今在该高新区的各大建设工地上,一股以信用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新风正蓬勃兴起。
“诚信是我们企业在市场中的通行证,我们严格把控每个施工环节,确保项目质量,坚持以优质的项目建设赢得市场的口碑,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内蒙古犇星化学有限公司职工活动中心项目负责人说。
“诚信作为企业信誉的基石,是我们企业的立身之本,有助于我们建立起良好的口碑,提高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度,是我们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能让我们在市场上树立良好形象,吸引更多潜在客户,让我们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内蒙古立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李强说。
诚实守信,是立业之本,更是营商兴业之基。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紧紧围绕诚信建设这一重点,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信用在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效能,在不断推进优化政务诚信的同时,扎实推进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全力营造“诚信为本”的良好氛围。
在内蒙古销售阿拉善分公司贺兰加油站,工作人员为检定合格的加油机打上铅封,并在醒目位置粘贴上了绿色合格标志。“我们一直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定期对油品质量、计量准确性、消防安全等进行自查,确保每一滴油都符合国家标准,每一个操作都符合安全规范。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承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把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灵魂,将诚信经营融入日常管理,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各界的信任与支持。”内蒙古销售阿拉善分公司贺兰加油站站长姚淑琴说。
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阿拉善高新区以构建园区诚信经营市场环境为重点,着力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该高新区通过建立档案、摸排调查、跟踪检查、重点监控等方式,对园区内加油、加气机进行专项检查和检定。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以监督检查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宣传式”执法,引导企业进一步强化诚信经营意识,签订《诚信计量自我公开承诺书》。
与此同时,阿拉善高新区还积极实行风险等级与信用等级相挂钩的执法检查模式,推行“信用+免罚”“首违免罚”机制,引导“初”错就改。为助推企业良好有序发展,该高新区不断优化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通过积极指导与监督,确保企业能及时履行法定义务,矫正失信行为,并协助企业顺利进行信用修复申请,从而有效清除不良信誉记录,恢复企业信誉形象。
阿拉善高新区通过打好惠企服务“组合拳”、着力项目建设优服务、深化诚信建设强保障等一系列举措,营商环境得到了显著优化,企业的发展信心不断增强,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区域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阿拉善高新区不断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信用监管机制,聚焦行业管理、信用奖惩、信用应用、诚信宣传等多领域,持续推进诚信建设,营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以良好的信用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擦亮‘向善而行’的亮丽名片。下一步,我们继续以诚信建设为抓手,用信用‘软实力’赋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诚信基石’,让‘诚信高新区’成为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金字招牌’;同时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创造更加优质的环境,助推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阿拉善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郭海龙说。
(本版图片均由阿拉善高新区党群服务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