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点“水”成“金”

内蒙古首笔“取水贷”落地阿尔山市

  本报6月26日讯  (记者  张慧玲)记者从自治区水利厅获悉,6月25日,内蒙古首笔“取水贷”在兴安盟阿尔山市落地,标志着我区在绿色金融赋能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取水贷”即企业以取水权为质押,无需传统抵押物即可获得贷款,让“无形”水权转化为“有形”资本。“取水贷”融资是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的具体举措,不仅能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还能成为撬动水资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杠杆。

  该笔业务是我区对“水权”这一无形资产的又一金融创新探索,主要由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向内蒙古云露水业有限责任公司发放700万元贷款,精准支持其年产2万吨高端矿泉水项目。

  今年以来,针对节水企业因传统抵押物不足而出现的融资难题,自治区水利厅依托自治区节水产业联盟交流协作平台,协同有关金融机构进一步建立健全融资服务体系、明确金融支持措施,着力构建“政银企”高效联动机制。针对本次“取水贷”融资项目,创新运用了“取水权质押+双边登记”的融资模式,组织属地水行政部门对节水企业取水权进行全要素评估,将企业持有的9.698万立方米取水权纳入质押范围,通过取水许可证增信评估,赋予水资源这一无形资产融资属性,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记者了解到,自治区水利厅将持续探索“水资源盘活+生态增值+产业赋能”发展模式,健全与有关金融部门的支持措施,落实《关于金融支持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推动“水权”变“资产”,为持有取水许可证的取用水户打开融资新通道。同时,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在大力推行“节水贷”“水权贷”“取水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基础上,开发基于水权价值的“水权+节水贷”、水信托等新型涉水金融产品,推动水资源资产化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先锋
   第06版:旗县融媒
   第07版:乌海·海南区
   第08版:出彩
内蒙古警察学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行
赤峰优化政务服务畅通企业办事路
全区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毒品犯罪
政企同行促就业
内蒙古医科大学赵继宗院士工作室揭牌
内蒙古有色金属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我区首个盟市级文化旅游研究院成立
内蒙古首笔“取水贷”落地阿尔山市
第二届“中国杂技北疆行”精品展演精彩上演
王贤光:青山埋忠骨 英魂铸丰碑
“龙腾中国:红山文化 古国文明特展”上海博物馆开展
动真碰硬 在精准整改上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