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第二届“中国杂技北疆行”精品展演精彩上演

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有限公司带来杂技《凤飞碟舞·转碟》。本报记者 王磊 摄
  本报6月26日讯  (记者  王坤)6月26日晚,由中国杂技家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内蒙古杂技家协会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杂技北疆行”精品展演在内蒙古艺术剧院音乐厅精彩上演。据了解,本次活动为“歌游内蒙古”北疆文化活动季重点项目之一。

  此次展演汇集北京、天津、河北、浙江、山东、四川等全国多地顶尖院团及内蒙古本土精英力量,荟萃众多曾闪耀国内外顶级赛场、斩获殊荣的杂技魔术精品佳作。

  《雅趣·空竹》以宋韵文化为背景,具有浓郁的江南特色。舞台上,一群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仿佛从南宋的瓦肆闹市中走来,充满青春活力。

  “在表演形式上,不只是抖空竹炫技,而是融入了剧情和角色,通过小姑娘们的逗趣互动,展现出南宋时期市井生活的热闹场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我们还在服装、道具细节上做了调整,使其与北疆文化的大气豪放形成一种巧妙的文化碰撞。”杭州杂技总团演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剑兰说。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来自杭锦后旗乌兰牧骑的原创情景魔术《葵林放歌》以葵花为主线,以当地的二人台服装、特色舞蹈和魔术相结合,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当演员们从台上走到台下,通过发放美食与观众互动时,现场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

  一把伞在演员手上开合舞动,象征雨滴的白色小球在演员手中被灵活操控,让观众目不暇接。随着音乐节奏加快,小球在演员手中上下跳动,犹如断了线的珠子,又如连成线的雨。在高速旋转的倾斜舞台上,演员动作难度不断加大,结合舞步,尽情炫技……

  整场演出技艺精湛、惊险奇绝,节目深植中华文化沃土,兼具时代审美价值,演绎多彩生活和时代风貌。

  观众连连发出惊叹,剧目演罢,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精彩!”“太好看了!”散场后,观众直呼过瘾。

  “我们从全国选拔了13个优秀节目,代表中国杂技的最高艺术水准。”内蒙古杂技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副秘书长刘晓敏表示,“此次活动的举办,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北疆文化。我们除了在艺术剧院音乐厅演出两场,还要到牧区、到基层再进行3场慰问演出。”

  “本次展演不仅有扣人心弦的高空节目、令人目眩神迷的魔术表演,还有顶坛子这类经典传统节目。我们通过展演,搭建区内外杂技院团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艺大餐,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为民’的宗旨。”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先锋
   第06版:旗县融媒
   第07版:乌海·海南区
   第08版:出彩
内蒙古警察学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行
赤峰优化政务服务畅通企业办事路
全区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毒品犯罪
政企同行促就业
内蒙古医科大学赵继宗院士工作室揭牌
内蒙古有色金属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我区首个盟市级文化旅游研究院成立
内蒙古首笔“取水贷”落地阿尔山市
第二届“中国杂技北疆行”精品展演精彩上演
王贤光:青山埋忠骨 英魂铸丰碑
“龙腾中国:红山文化 古国文明特展”上海博物馆开展
动真碰硬 在精准整改上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