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龙腾中国:红山文化 古国文明特展”上海博物馆开展

  本报6月26日讯  (记者  冯雪玉)6月26日,上海博物馆“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向公众免费开放。该展由上海博物馆联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博物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考古文博机构主办,展览甄选300余件文物,汇聚红山考古百年成果及最新发现,全面呈现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

  本次展览以故宫博物院藏的红山文化“C”形玉龙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的红山文化玦形玉龙为引,通过“龙出辽河”“龙行红山”“龙衍九州”三个单元阐释红山文化信仰统一、礼制初成的古国面貌,探究其如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明发展之路,实证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回答“何以中国”的历史之问。

  2021年至今,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发掘了松山区彩陶坡遗址、敖汉旗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等重要的红山文化遗址,同时出土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红山文化遗物。■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其中彩陶坡遗址揭示了一处红山文化早期遗存,为了解红山文化早期文化特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则是内蒙古首次发现的集墓葬与祭祀为一体的南方北圆、南坛北冢的建筑遗存,为探讨红山文化晚期社会的祭祀体系,分析祭祀活动特点,并进一步研究红山文化社会结构,推测当时社会阶层状况提供了契机。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提供重要实证,这些发现共同勾勒出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独特地位。据悉,此次特展,内蒙古彩陶坡2023年出土蚌龙、2024年元宝山积石冢最大墓葬成组器物都是首次对外展出。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说:“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上海博物馆是业界翘楚,我们在这里可以把红山文化讲给更多人,让红山文化不再是一个学术概念,而是一个鲜活的文化符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先锋
   第06版:旗县融媒
   第07版:乌海·海南区
   第08版:出彩
内蒙古警察学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行
赤峰优化政务服务畅通企业办事路
全区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毒品犯罪
政企同行促就业
内蒙古医科大学赵继宗院士工作室揭牌
内蒙古有色金属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我区首个盟市级文化旅游研究院成立
内蒙古首笔“取水贷”落地阿尔山市
第二届“中国杂技北疆行”精品展演精彩上演
王贤光:青山埋忠骨 英魂铸丰碑
“龙腾中国:红山文化 古国文明特展”上海博物馆开展
动真碰硬 在精准整改上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