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风俗辞典》记载:中国月饼传说起源于唐初。月饼,又叫胡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节庆饮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月饼最初是祭拜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团圆和睦的象征。制作月饼,当然少不了月饼模子。月饼模子发展历史久远,雕刻技艺展现了中国民间传统的艺术造型体系,可以说是中秋民俗演化的一种记录和存档。月饼模子样式繁多,材质上有枣木、杜梨木、杏木、青铜、陶瓷等;形状有方形、椭圆形、莲花形、桃形等;图案有嫦娥、鲤鱼、蝙蝠、葫芦、暗八仙、十二生肖、吉祥花草等;文字有“福”“禄”“寿”“禧”“五谷丰登”“合家团圆”“丰收”“中秋”等。千姿百态的月饼模子,传承着上千年的中秋文化。
笔者收藏的月饼模子中,有一块清朝末年的月饼模子颇为珍贵。该月饼模子为长方形,长75厘米,宽7厘米,高4厘米,选用上等老枣木精雕而成,木质细腻,不易腐蚀,外形古朴,包浆丰厚,图案为“暗八仙”,依次是蓝采和的花篮、汉钟离的扇子、韩湘子的横笛、铁拐李的葫芦、张果老的渔鼓、曹国舅的阴阳板、吕洞宾的宝剑、何仙姑的荷花8样法器。8件法器寓意吉祥如意、平安福祉。8件法器依次排列,能打出8块不同图案的月饼。
相传八仙曾一同过海为西王母祝寿,因此人们将暗八仙图案雕刻在月饼模子上,也包含了福寿绵长的美好寓意。月饼模子的内部直径5.5厘米,高1.5厘米,在这狭小空间雕刻的花纹和图案栩栩如生,线条自然流畅,板面光滑细致,可见雕刻者的刀法非常深厚。
月饼模子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宋朝,但流传至今的月饼模子却以明清和民国时期居多。月饼模子多为自制,不同年代的模子形式千姿百态,图案丰富多彩,蕴含了人们朴素的思想情感。月饼模子传承的中秋文化,在精致的花纹图案里,雕刻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