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飞:真情帮扶路一走就是6年

  □本报记者  薛来

  提起张飞,36户人家个个竖起大拇指,尤其是77岁的侯三娃直抹眼泪,“没有张主任的帮助,我们老两口哪有现在的好日子!”张飞是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供销合作社主任,2016年,县供销合作社负责包联兴和县店子镇南口行政村,张飞作为包联单位负责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一“负责”就是6年。

  想起6年前第一次见到侯三娃的情景,张飞眼圈泛红,“侯大叔满脸皱纹,双手关节粗大,皮肤干裂粗糙,穿着一双烂布鞋,脚趾都露出来了……那一晚,我彻夜难眠。”为了让侯三娃尽快脱贫,张飞为他支付种子、化肥款,还帮助他发展养殖业,侯三娃当年就脱了贫。

  2021年秋收后,侯三娃和张飞分享着丰收的喜悦:“我现在有4头基础母牛,卖了3头牛犊,收入2.5万元;种了11亩玉米,收入1万元;种了4亩杂粮杂豆,收入5200元;1亩土豆收获了5000斤,5亩草玉米产草2万多斤;加上老两口享受的各种补贴,总收入达5万多元。” 

  南口行政村原来有400多户人家,为了谋生,大多数村民远走他乡,只留下常住人口36户63人。为便于管理,2017年,该村将住地分散的12户村民搬迁至主要聚居区,张飞利用搬迁契机,为这12户村民整理了2亩适宜种植果蔬的土地,栽植了李树、杏树,并亲自修剪,还指导村民在树下种植蔬菜,“可别小看这2亩地,每家的蔬菜成熟后,吃都吃不完。”村民岳秀说。6年来,县供销合作社每年为每户村民免费提供优质蔬菜籽种20袋,胡萝卜籽种和甜玉米籽种各0.5斤。“村子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很难吃到蔬菜。通过县供销社的帮扶,彻底解决了大家吃菜难的问题。”村民岳秀特别高兴。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水改旱”“粮改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张飞经过多年的积极争取,去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农集团投资398万元的“为农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终于落地兴和县,县政府利用68万元配套资金为县里购置了自走式割草压扁机、捡拾打捆机以及轮式拖拉机,并与当地涉农企业合作,为种植户开展燕麦秸秆打捆服务。项目实施以来,作业面积达3.2万亩,其中,为群众免费收割面积1.23万亩,收获作物秸秆及燕麦草3250吨,总产值达417万元,服务农户450户,为县内农户累计增收36.9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鄂尔多斯
   第07版:云上103
   第08版:乡村振兴
小小北虫草 致富是个宝
〖看台〗
樱桃红了
张飞:真情帮扶路一走就是6年
“通辽肥牛”走俏香港澳门
〖速读〗
播撒金融“及时雨” 春耕备耕“不差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