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快递包装循环起来

  ◎张淳艺

  近两年,多个部门、相关企业大力推广可循环快递包装,加快快递包装“绿色革命”。笔者发现,在消费者收到的快递中,纸箱、泡沫箱、塑料袋等传统包装占据主流,可循环快递包装在日常生活中仍很少见到。

  前不久,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快递业务量从57亿件增长到1083亿件,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快递业务蓬勃发展的背后,快递包装材料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问题也日益凸显。调查显示,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在一些特大城市,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则在85%至90%。

  在这一背景下,加快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循环化,显得尤为紧迫。早在2020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就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面建立统一规范、约束有力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700万个;到2025年,快递包装基本实现绿色转型。去年底,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国家邮政局又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组织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

  近年来,多家快递企业纷纷推出可循环快递包装,不过尽管投入量越来越多,终端消费环节仍比较少见。物流终端“最后一公里”回收成本高、难度大,是导致可循环快递包装推而不广的最大原因。对于快递企业来说,循环箱回收会产生人工操作、扫描、车辆运输等额外费用,增加了运营压力;对于快递员来说,需要用户当场拆箱取货后,再将循环箱带走回收,延长了派送时间,降低了派送效率;对于消费者来说,一些人觉得容易泄露隐私,还有人吐槽将快递取回家后再约快递员上门回收,“有点折腾”。在这种情况下,可循环快递包装难逃“叫好不叫座”的宿命。

  打通可循环快递包装“最后一公里”,加快快递包装循环利用,必须走出“谁家孩子谁抱走”的小循环,构建快递企业资源共享的“大循环”。一方面,需要统一规范循环箱生产回收。有关部门应牵头制定统一的循环箱标准,引导企业规范回收利用运营模式,从而打破行业壁垒,让快递企业之间可以一“箱”通行,实现“谁回收,谁受益”。同时,还要打造循环箱多元回收体系,在单位、高校、小区等广泛设置回收站,让消费者选择在方便的时候自行交回箱子。在此基础上,出台一些诸如积分兑换快递服务或生活用品的激励措施,也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参与热忱,更好地推动快递包装循环利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7版:云上103
   第08版:出彩
要无畏,也要有畏
精益求精谋发展 与时偕行赢长远
坚决整治涉企“三乱”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 一涂不可以应无方
让快递包装循环起来
赋予乡村治理诗与远方
新职业呼唤就业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