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西口移民运动与 阴山地区文化交融

  □张淑利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走西口”,亦称“走口外”,是指山西、陕西等地民众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垦荒、经商的移民活动。走西口移民基本沿东、中、西三路到达阴山地区,其中西路从陕北的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等北上,进入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中路从晋西北河曲、保德、偏关出长城,穿越准格尔旗、达拉特旗,过黄河到包头;东路从雁北的朔县、平鲁、左云、右玉、山阴等北出长城,大多为商队雇佣,当脚夫或拉骆驼。走西口移民所到之处,与当地的蒙古族一起推动了阴山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其中文化交融表现为饮食习俗、礼仪习俗以及方言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和融合。

  饮食习俗的交融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与习俗。明清时期,阴山地区为蒙古族游牧地,在汉族和其他民族到来之前,这里保留着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习惯——以肉食和奶食为主。随着不同地区的移民带来不同的饮食习惯,如山西移民吃荞面豆面的习惯;来自京津地区的移民早饭则蒸馒头、炒菜,或吃小米稀粥,午餐则吃冷面、饺子,或烙饼、烩菜。这些移民带来的饮食习惯逐渐影响了蒙古族单一的饮食习惯,使蒙古族的饮食结构与习俗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他们多以粮食为主食,以各种蔬菜、肉类、乳制品及瓜果等为副食,饮食的观念及制作方式也慢慢得到改变。同时,汉族和其他民族的饮食习惯也受到蒙古族的影响,有了吃手把肉、吃炒米等选择。

  礼仪习俗的交融

  中华大地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各个不同的地区具有独特的礼仪文化与习俗。阴山地区的礼仪文化与习俗受走西口移民的影响,表现为蒙汉交融的文化特色。以阴山地区广泛流行的“圆锁”习俗为例,早在乾隆时期的《大同府志》就记载了山西大同地区的圆锁习俗:“男子生弥月或周岁,辫红线锁以带之。”随着山西移民的到来,这一习俗逐渐在阴山地区流行起来。内蒙古地区有关“圆锁”这一礼仪习俗的最早记载是在民国二十四(1935)年的《归绥县志》:“邑俗,男子生,赐乳名,就傅始命名,成丁乃字,十二岁圆锁。”如今,十二岁圆锁已成为蒙汉民族共同的礼仪习俗。除了圆锁这一习俗外,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婚俗、小孩的满月、周岁等礼仪习俗,也都与晋北的习俗大致相同。这些相似的礼仪习俗正是蒙汉民族长期共融的结果。

  方言文化的交融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每个地方各有不同,它贯穿于各个地方不同的发展史、变迁史、奋斗史等,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地方特色。阴山地区方言的形成与发展,是蒙汉各族方言相互交融的结果。阴山方言中的“风搅雪”现象是蒙汉民族方言交融的典型表现。此外与晋北方言极为相似且有着极其密切联系的一些常用字也反映了走西口移民对阴山地区方言文化的深刻影响。如“圪”字,以该字作为词头的有:圪洞、圪梁、圪疤、圪丁、圪扭、圪眯等;再如“子”字作为词根的用法:兔子、骡子、稻子、盒子、帽子、被子、绳子等;再比如词语重叠式用法:黑压压、气冲冲、急匆匆、冷飕飕、明晃晃及悄悄话、毛毛雨、团团转、呱呱叫、佼佼者等;此外还有词素颠倒的用法,词组有:演讲、代替、积累、整齐、语言等。除以上典型的晋语方言外,阴山地区方言中还保留了大量的蒙古语词汇,如“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板升”意为“房舍”,经常被用来命名一些村庄如板升图、板升气;“敖包”也叫鄂博、脑包,意为石堆,经常被用到地名中如西脑包、哈业脑包等。

  总之,随着走西口移民的大量迁入,阴山地区无论饮食习俗、礼仪习俗还是宗教信仰和方言文化等,都呈现出蒙汉文化交融的现象。这些现象是蒙汉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中相互交融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形成的典型表现。

  (作者系包头师范学院阴山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要闻·广告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走西口移民运动与 阴山地区文化交融
中华香道 古法新韵
用工匠精神 打造生活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