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治区“担当作为好干部”石韬:

“认准的事情就要坚持去做”

石韬在顶管施工技术中进行指导。 赵鸿涛 摄
  □本报记者  张慧玲

  夜已深,案头图纸堆叠,石韬顾不得歇息片刻。就在今年7月上旬引绰济辽工程“草原和谐号”TBM首段贯通后,他愈发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了起来。

  2000年石韬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大学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6年回到家乡就职于内蒙古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于2011年担任全国172项重点水利工程之一、自治区最大的水利民生工程——引绰济辽工程的设计总工程师。责任重于泰山,石韬半点都不敢马虎。

  “引绰济辽工程是自治区成立以来最大的引调水项目,调水量4.88亿立方米,输水线路长400公里,工程前期选线的时候,各种图纸拼接起来有40多米长,我们项目组的人都趴在地上的图纸上,有的人拼图,有的人选线,有的人复核,忙的时候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大伙一条心,就想着怎么把这个事情做成。”石韬说。

  一次次攻克难关,一次次突破创新,几经磨炼,石韬带领项目组将二维设计理念转变为三维理念,成功把TBM技术应用到水利行业隧洞施工中,把高承压、大直径的预应力钢套筒管道应用到自治区的长距离调水项目中,把长距离、大口径、复杂地质条件的顶管技术应用到水利行业,开展PCCP爆管预警及长距离调水工程调度运行研究科研课题等,均为自治区和全国水利行业的首创,也填补了自治区水利行业的空白,成为自治区引调水工程的技术带头人。

  “在岗就要爱岗,爱岗就要敬业”。这是石韬牢固树立的职业理念。从事水利工作22年来,他一直以严格的工作作风要求自己。

  2007年12月,内蒙古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接到二连浩特市城市供水设计任务,石韬和他的项目组领命。为在二连浩特市周边现场寻找水源,项目组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打井、做抽水试验。在野外连续工作20多天,终于找到了水源。

  ■下转第4版  ■上接第2版

  2011年冬季,引绰济辽工程需要现场查勘,交通不便,大部分位置需要徒步,有时一天要跋山涉水徒步行走30多公里。在查勘中,他带领项目组天蒙蒙亮出发,披星戴月回到住宿点。20多天的实地查勘,他的手冻裂出血,耳朵冻伤出脓,整个人也消瘦了一圈。6年里,这样的现场勘查工作开展了10多次。

  “认准的事情就要坚持去做。”为将引绰济辽工程做好,石韬一直不懈努力。为降低输水管道设计压力,节约工程投资,他多次放弃公休,利用节假日时间外出调研学习,与项目组苦心研究,加班至深夜更是家常便饭。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为工程节约投资3.5亿元。在项目环评审查受阻后,大家都对项目不抱有希望,但石韬仍不放弃,与项目组反复进行多方案论证,反复与专家进行沟通,反复修改设计报告,多次陪专家赴现场进行实地查勘,直至环评复审通过。

  石韬先后完成国内外大中小型水利工程50余项,1项获自治区级优秀设计奖,6项院级优秀设计奖,引哈济锡、辽西北供水内蒙古支线等大型引调水工程,为自治区水资源配置起到积极作用。

  顾大家,舍小家。不能兼顾家庭成了石韬的遗憾。孩子很小的时候因他出差时间长而“不认识爸爸”,妻子也说他是“工作狂”,然而,每每想到自己做的事是为了治水兴水,他还是义无反顾地继续奔向水利事业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忠诚 干净 担当”。

  2018年4月,他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12月,被水利部、人社部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各式各样的证书和奖章摆满了书架,但在石韬看来,更让他自豪和满足的是,多年来坚持的项目落地见效,为自治区的水利事业贡献了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区域新闻
   第06版:通辽
   第07版:云上103
   第08版:乡村振兴
“亮丽内蒙古”记录十年闪亮足迹
“认准的事情就要坚持去做”
“羊要‘搬家’,请民警帮忙!”
内蒙古2022年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
首府机关企事业单位2.4万 余名党员干部坚守“疫”线
全区城镇已陆续开栓供热
自治区线上社区运动会启动
保障生活必需品“最后一百米”配送
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 校警携手上好“大思政课”
山河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