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丹吉林沙漠的绿色突围

  □本报记者  霍晓庆

  巴丹吉林沙漠,中国第三大沙漠,总面积4.92万平方公里,横卧于阿拉善盟境内,阿拉善右旗一半国土面积被其占据。

  阿拉善右旗,年平均降雨量不足100毫米,有效降雨量不足40毫米,全旗没有地表径流补水,属于极度干旱区。

  大沙漠遇上极度干旱区,治理难上加难。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勇敢地与沙抗争,又智慧地与沙共存,戍守着边疆。

  治沙

  ——与沙抗争,“死亡之海”点染绿色梦

  7月,酷暑难耐,沙漠中的温度更高。下午3点多,待暑气稍稍散去,包裹严实的工人们坐上皮卡车,往沙漠深处的工程固沙项目区驶去。项目区内,连绵的沙丘一望无际,已经扎好的草方格随着沙丘起伏铺展。

  这是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的西部荒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固沙区。“4万亩工程固沙划分为22个标段同时推进,待草方格扎好,再种上梭梭、撒上草种,标本兼治,方能将沙漠牢牢锁住,避免巴丹吉林沙漠越过雅布赖山,与腾格里沙漠‘握手’。”阿拉善右旗林草局副局长邱军旭说。

  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以雅布赖山为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生态恶劣、过度放牧等因素,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年以15到20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推进,甚至越过雅布赖山,向腾格里沙漠靠拢。

  “两大沙漠一旦‘握手’,就会形成一个十多万平方公里的超大型沙源地,更加难以控制治理。同时,常年的西北风不仅会将沙子吹向河套平原,夹在两大沙漠之间的石羊河流域、甘肃民勤绿洲也随时面临被大沙漠吞埋的可能。”邱军旭说。

  黄沙蔓延,不断挤压着人们的生存空间,威胁着生态安全。向沙漠要绿色、要生存,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共同期盼。

  实施锁边治理,防止沙漠扩散蔓延、遏制“握手会师”趋势,成为巴丹吉林沙漠治理的重中之重。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阿拉善右旗建起林场、治沙站,开启大规模造林活动。但由于对造林规律认识不足,树种单一,治理效果并不明显。

  转机出现在2000年以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随着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林业生态建设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2002年,阿拉善右旗启动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沙化严重地区完全禁牧,实施封禁保护,其余区域实施草畜平衡。2005年,落实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对公益林集中分布的4个苏木镇、19个嘎查实行全面禁牧。

  两大政策的实施,以“人退”带动“沙退”,改变了以往超载过牧的状态,促进了原生植被群落恢复,草原生态功能逐步恢复。

  此后,“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和五期工程、西部荒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区域绿化项目等工程相继实施。截至目前,阿拉善右旗在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累计完成人工造林8.63万公顷,封沙育林3.05万公顷、飞播造林2.6万公顷、工程固沙2893.33公顷;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建成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3个,封禁保护面积3万公顷,林草植被得到全面保护。

  沿着307国道一路行驶,以前基本看不到绿色的公路两边,如今梭梭、沙蒿、白刺一丛丛一簇簇,点染着生命的颜色。■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城镇周边等重点区域,乔灌草结合,生活区绿了、美了。

  只有走进这片土地,才知道这绿色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们或许可以从一个个具体的故事里,感受到阿拉善右旗人对绿色的渴求和对治沙的执着。

  “每年刮几十场沙尘暴。顷刻间白昼如同黑夜。风沙过后,满目疮痍。”出生在沙漠边缘,从小没见过几棵树,带着对沙漠的沉重记忆,张有拥中专选择了林校。1986年毕业回到阿拉善右旗工作至今37年间,踏查、定点、作业设计、审批、招标、组织施工、验收、后期管理维护……他参与了当地治沙项目实施的每一步。“刚上班第一年,实施10万亩围栏封育项目,原计划5年的工程,我们只用一年就全部干完了。为了早日见到绿色,大家没日没夜地干。”张有拥回忆说。

  田泰兴1961年来到雅布赖治沙站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吃不饱饭,发不了工资,每天还要步行三四个小时去种树,他和30多名工友咬牙坚持下来。100亩地,连续种了3年才看到绿色,没有水,就到水源地拉水浇树。

  年年种树不见树,马振海作为雅布赖治沙站的第一批专业技术人员,1984年一入职就总结前人乔木造林失败的教训,探索种梭梭,将造林成活率从50%提高到90%以上,大大提高了造林效率。

  2009年,阿拉善盟鼓励单位、企业、个人承包沙化土地,开展防沙治沙。被沙子逼迫外出打工的徐朝普听说嘎查有造林项目,果断决定承包。“干啥也是干,不如回家治沙。”至今,徐朝普仍在承包治沙项目,他常年吃住在沙漠,带领工人扎过的草方格、种过的树不计其数。

  ……

  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阿拉善右旗植被达到历史最好状态,巴丹吉林沙漠东移南侵之势得到有效缓解,初步形成了“千里绿障锁黄龙”的壮丽景观。

  用沙

  ——沙海淘金,“不毛之地”成为“聚宝盆”

  沙漠,也不是一无是处,科学利用,就能爆发出无限的潜力。在与沙漠抗争的岁月里,阿拉善右旗人也学会了与沙共存,不仅向黄沙要生存,还向黄沙要效益,使“不毛之地”成为“聚宝盆”。

  “太壮观了!之前第一次来没有进入沙漠深处,这次来要深入沙漠,体验穿沙和沙漠越野。”来自北京的游客侯晏惊叹着沙漠美景。

  巴丹吉林沙漠很特别。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却有144个湖泊分布其间,为浩瀚大漠增添了自然馈赠的灵动。在沙漠腹地,巨大复合型沙丘连绵不绝,高峰林立,宛如海啸卷起的巨浪,蔚为壮观。世界最高的沙山坐落于此,被称为“世界沙漠珠峰”。也因此,巴丹吉林沙漠成为沙漠越野爱好者的集散地,越野e族英雄会更是成为著名品牌赛事。尤其在2023年4月举办的第17届越野e族英雄会中,来自北京、广东、四川、重庆、山东等27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个赛队、3万余人慕名前来参赛。

  随着旅游业的日益红火,阿拉善右旗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构建形成了“一苏木一特色、多嘎查多品牌”产业格局。巴丹吉林镇打造了额肯呼都格嘎查“民宿旅游”、阿日毛道嘎查“民俗旅游”、巴音博日格嘎查“沙海旅游”三张名片,额肯呼都格嘎查形成集餐饮娱乐、观光旅游、农家美食于一体的“大漠人家”休闲旅游度假村……

  今年以来,阿拉善右旗已累计接待游客1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0.75亿元,光“五一”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就达9.81万人。

  沙漠中的资源不光有沙,阿拉善右旗还“盯”上了骆驼。

  阿拉善右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阿拉善双峰驼,也使得骆驼成为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当家畜种。阿拉善右旗骆驼存栏数量6.8万峰左右,占全国总数的17%。

  近年来,阿拉善右旗依托阿拉善双峰驼种质资源优势和驼乳、驼奶粉、驼肉等优质畜产品资源,围绕打造“重要的驼产业集散中心”,建设了以阿拉善双峰驼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园、骆驼科研院所、骆驼良种繁育基地、骆驼规模养殖基地、驼奶中转站等基础设施,不断延伸驼产业全产业链条,推动全旗骆驼养殖专业化、加工产业化、科技研发一体化发展,并将超过2500余名农牧民吸附在驼产业链条上。

  留住人,才能将守边戍边落到实处。曾经人人望而生畏的“死亡之海”,如今生态改善、产业兴旺,吸引更多人愿意留下来。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打造驼产业集散中心为重点任务,力争到2026年,养驼户户均增收达到5万元以上,驼奶产业收益达到8.4亿元,带动骆驼肉、绒、血、胎盘以及旅游业的多元化收益突破12亿元,建成辐射盟内各旗区及周边省市区的驼产业集散中心,实现骆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产业链的形成,逐步形成具有阿拉善右旗地域特色的骆驼产业标杆品牌。”阿拉善右旗农科局局长姚孝德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云冈石窟:千年瑰宝雕刻文化自信
非遗技艺以“布”为笔传播中华文化
蒙电为之江大地千家万户送去光明
琵琶名家新秀共奏珠玉之声
赤峰:以“坡改梯”守住“饭碗田”蹚出致富路
K396次乘务组顺利完成旅客转移返回包头
田径——女子100米栏决赛:吴艳妮摘银
靶向发力解决老同志急难愁盼
巴丹吉林沙漠的绿色突围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