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鎏金铜蚕。
年代:西汉。
质地:铜、金。
规格:通长5.6厘米,胸围1.9厘米,胸高1.8厘米,重0.01千克。
特点:铜蚕质地为红铜,外部鎏金,蚕体饱满,形象逼真。铜蚕全身首尾共9个腹节,胸脚、腹脚、尾脚均完整,体态呈老熟蚕昂首吐丝状,颈背部刻凸线纹,腰背部横刻2道凸纹,尾部向背部翘起,刻工精致。
渊源:1984年,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农民谭福全在前池河挖沙、淘金时,在距离沙土面2.5米深的地下发现鎏金铜蚕。1985年,谭福全将鎏金铜蚕无偿捐献给陕西历史博物馆。
上古先民认为,金蚕寓意重生,所以将蚕形状的手工艺品作为陪葬物是当地的一个特有风俗。我国养蚕制丝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蚕禾决定着农耕社会一年的生养:“春不夺农时,即有食;夏不夺蚕工,即有衣。”传说“黄帝元妃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诗经》里有系统描绘古代农家采桑女采桑的全部过程:“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桑祁祁。”汉代,养蚕造丝业达到高峰。据记载,在许多大型的官办手工业作坊中,工人可达数千人。汉代的丝绸不仅供国人使用,而且通过丝绸之路行销至西亚和欧洲。石泉县位于秦岭南部,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合蚕桑业的生产,《石泉县志》也有记载,此地古代养蚕业很兴盛。
点评:西汉鎏金铜蚕制作工艺符合汉代雄浑大气、线条简练朴素的审美标准,作为中国国内首次发现的鎏金蚕,它为研究中国蚕桑丝织的历史及汉代鎏金工艺的发展状况,均提供了实物资料,同时也反映了陕南桑蚕业的状况,属国家一级文物。自汉代开始的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推动了中华丝绸文明向世界的传播和交流,多种文化在此交流、碰撞、融合,形成了璀璨的人类文明,鎏金铜蚕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象征和实物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藏所:陕西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