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年岩画刻文明 姣姣明月照北疆

阴山岩画《拜日月图》。
阿拉善人面像岩画右上角的蛙人图案。(图片由富涛提供)
广西左江蛙人彩绘岩画。
阴山岩画《日月星宿图》。
阴山岩画《祭祀日月舞蹈图》(拓片)。
  □本报记者  高瑞锋

  姣姣明月,十五月圆。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习俗中,有一项是“中秋拜月”,即拜祭“月神”。古人通过祭拜的形式,祈求团聚、康乐与幸福,千百年来,这项寓意美好的习俗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往前溯源,远古之时,就兴盛拜月,这源于原始先民对月亮的自然崇拜和神化。他们将对月亮的崇拜镌刻在岩石上、描绘在陶器上、浇筑在青铜器上。这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拜月文物遗存,让后人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从蛙到月  远古崇拜

  在动物学中,蛙一般指蟾蜍和青蛙,是典型的物候标志动物。

  我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因为农业生产的需要,原始先民发现,蟾蜍和青蛙的活动时间正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时间。不仅如此,先民根据蛙鸣来判断天气是晴是阴。蛙类旺盛的繁殖能力也是引起古人注意并产生崇拜的重要原因,而且,蛙类还能捕食大量田间害虫,对人类农业生产有益,是农业丰收的希望和保证。

  为了达到生殖繁衍的目的,原始先民将希望寄托于神灵和巫术手段,产生了各种形式的生殖崇拜,如蛙崇拜、蛇崇拜、花崇拜等。

  “所以,原始先民保护并崇拜这些外表丑陋而神秘的朋友,继而将蛙类拟人化,把他们刻画在岩石、彩陶等上面。”内蒙古文物学会副会长王大方说。

  在贺兰山地区,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的蛙人岩画,此外,在阴山地区、乌兰察布、苏尼特左旗等地,也都发现了蛙人岩画。

  岩画上的蛙人图案和月亮有何关系?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关于鸟和蛙的故事,其中许多可能和图腾崇拜有关。后来鸟的形象逐渐演变为代表太阳的金乌,蛙的形象则逐渐演变为代表月亮的蟾蜍。”阿拉善盟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文博馆员富涛说,蛙人岩画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一直都在频繁的出现,蛙作为月神、地母、生殖神等被广泛认同。

  《楚词·天问》也载:“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文中的“夜光”就指月亮,而“顾菟”,闻一多先生以为即蟾蜍的古音读,“顾菟在腹”就是月亮中有蟾蜍。

  《淮南子·精神训》中说“而月中有蟾蜍”,就更加清楚了,蛙纹应该是对月亮神崇拜的衍生。

  祭祀月亮  文化共通

  在中华文化中,对于月亮的别称有顾菟、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婵娟、玉桂、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

  王大方说,在最早的自然崇拜中,月亮被普遍认为拥有主司万物生长的能力。月亮由于其阴晴圆缺、循环往复的特性,被先民们视作生命力的集大成者,他们期望在月光普照之下,能够把生命力带给他们生产种植的谷物,还有他们饲养的牛马羊。

  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特别崇拜日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载:“匈奴‘单于朝出营,拜日之始生;夕拜月……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

  辽代契丹人的“日月观”认为:“太阳君象也”“太阴者(月亮),后妃之象也。”这与汉族神话中伏羲手捧太阳,视太阳为男性,女娲手捧月亮,视月亮为女性的认识相同。

  在西夏党项人的自然崇拜中,太阳和月亮被认为拥有主司万物生长的能力。

  蒙古族人认为宇宙万物是在“长生天”的恩赐下闪耀光芒的,因而产生了对太阳、月亮、星星的崇拜。进而崇拜火神,将其作为家族兴旺发达的象征,这是蒙古族的原始信仰。古代的蒙古族人在征战之前,要隆重地举行拜日月的活动。

  在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温都尔毛道一条东西向的河谷中,一面巨大的石壁上刻画有人面像,面部多数只有眼睛和嘴巴,与人面像处于同一石面的,还有蛙人、圆圈、蛇形等图案。

  阴山岩画《日月星宿图》中,古人运用圆圈和圆点表现了太阳、月亮、星宿。太阳、月亮刻画在中间位置上,在太阳与月亮上以及周围,是星星点点的小星宿。

  阴山岩画《祭祀日月舞蹈图》中,中间位置的是祭祀师,他骑在骆驼上,祭祀太阳与月亮,周围是许多参与祭祀的人。他们围着太阳、月亮在舞蹈,奉献出猎获的大角鹿、山羊。

  “贺兰山地区、阴山地区等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聚居地区,他们之间呈现出一种区域文化的共通关系,表明这些岩画的出现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王大方说。

  赓续传统  与时俱进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

  中秋,一个庆贺丰收,象征着美好团圆的节日,它所浸润的,是中国人绵延许久的家庭伦理观念和人文情怀。

  离中秋节还有一周的时间,江丽就已经计划着回家的行程了。今年26岁的江丽在呼和浩特市已经待了3年,她的老家在乌兰察布市,每逢中秋节,总要赶回家过节。

  “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个团圆的节日,所以我都会和父母一起过。”江丽说,“过节时,我爸会买一堆时令水果,尤其要有个大西瓜,把西瓜雕成花篮造型,再加上月饼,摆在窗台上‘供月亮’,这是我们当地的习俗。水果月饼摆一会儿就会撤掉,然后一家人分享,边吃边看中秋晚会,特别温馨。”

  “供月亮”即拜月,从古人的自然崇拜到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王大方说,周代以后,对日月的随意性跪拜演变为固定时间场所和程序化的祭祀制度,并成为皇权象征。形成于唐朝初年的中秋节,将皇家垄断的拜月活动,发展为千家万户全民赏月的浪漫节日,聚会、宴饮、拜月、赋诗等习俗随之兴起。到了宋代,中秋节更加隆重热闹,少男少女们对月祈福许愿,成为当时京城的流行时尚。明清以来,亲人团圆、拜月祈福成为中秋节最重要的主题。

  而到了现代,人们欢度中秋的古老习俗依然热烈而浓郁,并且还增添了现代过节方式:博物馆里过中秋,成为家长带孩子过节的首选,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浩大精深;金秋十月,秋色迷人,带着家人外出旅游,感受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异地圆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阖家团圆的中秋佳节,拜月不仅仅是延续古老习俗的传统,更是展望未来美好生活的情思,内涵依然深邃、厚重。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王大方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千年岩画刻文明 姣姣明月照北疆
月饼里的中国
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