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言】

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默

  月是中秋明,情是中秋浓。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仲秋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的传统文化节日。

  中秋节最早起源于古人对月亮天体的崇拜,古人缺乏对宇宙自然科学现象的认识,将日月这两大天体,视为代表着世界的两极,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月亮遥不可及的神秘色彩,也引发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广寒宫玉蟾以及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和传说,都是古人丰富现象力的表现。

  据古籍记载,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一词。在先秦时代,已经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中秋节也已成为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传统节日都有每个节日的活动载体,各个地方的节日民俗也是异趣纷呈,中秋节也是如此。比如,中秋节自古就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等习俗,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月圆之时,汉族“摸秋”、侗族“偷月亮菜”、傣族“拜月”、苗族“跳月”……尽管形式不一,但众多中秋民俗代代传承,凸显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多样性,折射出中华儿女深沉的文化认同。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千百年来,中秋节习俗代代传承,折射出中华文化的强劲吸引力。

  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在皓月当空、饼香四溢、亲人团聚的时刻,中秋佳节所承载的传统文化韵味也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升腾而起。这也启示着我们,必须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携手同心在筑梦中国道路上续写新的精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千年岩画刻文明 姣姣明月照北疆
月饼里的中国
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