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需明确各类传播主体职责,统合各类主体优势,推动多元主体协同传播
●积极打造全媒体传播平台,促进新媒体赋能国际传播,对展示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推进对外宣传不断开拓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优化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为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以内容建设为根本,精心设计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生动展示中华文化绵延不断、薪火相传的文明成果
□郑洁 成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要指示中,“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就是其中之一。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有利于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发挥传播主体作用
汇聚多元化传播力量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首先要解决好中国故事“谁来讲”的问题。面对当前传播主体的差异化、多元化、全民化趋势,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还需明确各类传播主体职责,提升各类主体媒介素养,统合各类主体优势,推动多元主体协同传播,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强化各级党媒主导作用。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始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对外传播工作首位,发挥好党媒的“喉舌”作用。以党媒的对外传播机构为主体,开设国际版专栏,面向国际民众需求,主动报道新闻事实,唱响主旋律,掌握国际舆论传播主动权和话语权。有效整合党媒的传统采编资源和现代生产要素,持续优化各级党媒生产传播体制机制,着力增强主流党媒的国际传播效果。强化党媒的融合化宣传,着力建设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世界一流国际传播机构,形成海外传播矩阵效应,以高战位、全覆盖的方式提升党媒的国际传播能力。
推动社会组织辅助传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优势,加强国际智库和国际组织间的交流合作,主动设置国际议题,举办重大国际会议,向世界阐释中国理念、中国主张。发挥民间团体和跨国企业在国际传播中的积极作用,推动“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鼓励中资企业在科技、经贸、教育等领域广交国际好友,主动运用好双边、多边合作平台,具体、生动、形象地讲好中国故事,展现自信大国形象。
引导公民个体灵活传播。引导公民个体发挥正能量传播作用,鼓励国际留学生、海外华侨通过社交媒体、博客、在线论坛等讲述中国故事;设立海外传播大使,通过理性发声实现增信释疑、相互理解、情感互通,展现中华文明魅力。发挥国际本土“意见领袖”的正向引导功能,完善国际间人文交流机制,利用“借嘴说话”优势,推动国际传播本土化落实落地。
强化新兴媒体建设
构筑立体式传播平台
当前,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新兴媒体逐渐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助推器,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体系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积极打造全媒体传播平台,促进新媒体赋能国际传播,对展示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推进对外宣传不断开拓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全程传播提高说服力。借助新媒体传播智能化、即时性特性,全面加强海外媒体传播网络平台建设,设计多种媒体接力式运作、互补式衔接的全程传播机制,实现国际传播主渠道移动化,打破传播边界,拓展国际传播新空间。建好管好商业化、社交化门户网站,实时为国际社会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内容,在实现“信息找人”的过程中占据国际传播制高点。重视对国际新闻舆论的全程复现、持续跟进,多维度、全景式还原新闻事件细节,通过及时化、透明化的全程报道,互动化、现场化的全程参与,全面、真实、生动地展示中国面貌,提高国际传播说服力。
通过全息传播增强交互力。提升新闻媒体的数据利用能力,丰富新闻媒体报道方式,使对外传播更加真实、客观。灵活运用新科技,主动运用全媒体信息表达与形态,着力突破传统新闻报道思维局限,打破媒介形态壁垒,找准切入点,做到点面结合,可视化呈现“大场面”和“小细节”,提升国际新闻报道的信息处理能力、数据交互能力和话语叙事能力。利用数字化表达拓展媒体传播空间,结合VR、AR等数字技术,通过双屏联动、多屏互动等集合式传播,营造沉浸式体验环境,增强国际传播感染力。
通过全员传播提升传播力。在“全民皆媒”的数智时代,需要通过算法平台、社交网站等开放性平台,吸引全民参与信息的生产传播。同时,要强化媒体系统内部的协同运作,大力释放社会资源活力,实现全员上阵参与媒体建设和新闻内容生产。树立“受众即传者、传者即受众”的传播思维,立足受众的接受视角和审美体验,激发受众参与传播的积极性,大力提高受众讨论度,实现人人皆是传播的参与者和信息的反馈者,以全民参与拓展国际传播渠道。
通过全效传播扩大影响力。充分运用区块链、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着力构建与内容生产传播相适应,同采、编、发相匹配的接收端口,重构新闻信息生产传播全流程,实现一次采编、多层加工,全程智能协同运行,切实提升媒体传播效率。借助大数据的精准分析功能,及时监测媒体后台的评论和转发数量,精准掌握受众偏好,提高媒体报道“含金量”。利用AI等技术手段对用户画像进行精准描摹,实现信息与需求的精准匹配、渠道和用户的精准抵达,力求媒体传播效率最大化,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
加强传播队伍建设
培养多层次传播人才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关键在于加强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现阶段,我们还要花大力气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优化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为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培育国际传播“通才”。重视国际传播人才的科学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其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领传播实践的业务水平,打造思想素质过硬、政治立场坚定的通用型国际传播人才。扩大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着力提升对外传播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深化跨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开展国际传播教学资源和实践基地建设,推动新闻理论和传播实践深度融合,推动跨国别、跨学科、多语种、多技能的“新闻+”人才培养,不断增强传播人才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一批懂外语、精专业的国际高端复合型、应用型传播“全才”。
打造国际传播“专才”。适应传播新生态,加强国际传播理论研究人才培育,深化新闻传播规律认识,围绕新闻记者“四力”,修炼国际传播“内功”,增强传播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斗争本领,造就“行家里手”。持续探索国际传播人才培育机制,优化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选拔制度,全面推动国际传播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紧跟数字化发展步伐,密切关注传播范式革新,重视培养传播人才的数智思维能力。善于抓住智媒体发展契机,强化对国际传播人才的数字技能和互联网技术培训,激发国际传播人才利用“智能+”技术创新对外传播形式的潜能,着力造就一批精通新媒体运营推广、产品制作和传播互动的“专才”。
造就国际传播“将才”。以中外文明“异中求同”“同中有异”为导向,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拓宽国际视野,充分发挥宣传部门、外事部门优势,合力打造通专兼具、既懂国情又知世情的拔尖人才队伍,造就一批掌握中外多种语言、具备深厚家国情怀、拥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国际传播人才。善于“因地制宜”“入乡随俗”,深入研究各民族各区域的语言风格、思维差异、政治环境,培养面向特定国别的分众化传播人才。
以内容建设为根本
创作高质量文艺精品
内容创新是文化持续发展和进步的内生动力。增进国际传播效能,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融通中促进内容的凝练与创新,精心设计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生动展示中华文化绵延不断、薪火相传的文明成果。
坚守文化立场,打造精品力作。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将政治话语、学术话语转化为海外民众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精心打造多语种品牌栏目,推出一批理论知识读本,不断做好中国理论的对外宣介和传播工作。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中华文化精髓,深化中华文化传播,将中国智慧、中国思想融入传播内容中,着力打造内容新颖、富有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的精品力作,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聚焦伟大事业,传播中国声音。新时代的伟大变革,让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为我们做好国际传播工作增加了底气、增强了信心。要聚焦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主动传播好中国声音,主动向国际公众解读中国实践,解析中国取得“两大奇迹”的成功密码。以时代为观照,面向人类发展的前途命运,讲述中国“兼济天下”的大国担当,分享中国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彰显中国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
植根人民实践,讲好中国故事。植根人民的生动实践,俯下身、沉下心,多收集“沾泥土”的鲜活事例,做到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以小切口展现大图景,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鼓励人民群众将文化符号、民族元素、时代精神融入作品内容中,讲好中国人民依靠勤劳双手创造精彩人生的生动事迹,展现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奋力逐梦的精神气概,实现中国故事“出圈出海”。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力气、苦功夫全面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积极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更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