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群众的呼声就是服务的“哨声”

  □本报记者  许敬  通讯员  李申丹

  “暖气管道老化,冬天暖气不热。”“4号楼外跨楼梯扶手生锈松动,有安全隐患。”……近日,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虎山街道文化路社区融泽苑小区党群服务站内,召开了一场“热闹”的协商议事会,社区组织小区“党员三户”、包联单位、居民代表共同协商解决小区难题。这一幕正是集宁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多方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集宁区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探索构建了“一核多元四条链”的基层治理模式。坚持“一核引领”,即坚持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推进“多元共治”,即汇集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治理服务,凝聚网格党组织、自治组织、业委会、物业、志愿者、法律援助等力量协同治理;构建“四大链条”,即四项治理链条嵌入组织体系,“大中小微(网格)、四长(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小区长)跟进”的网格治理链条、“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组织体系链条、“六步成法、七路督办”的协商议事链条和“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的共建共治链条,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治理模式再完善,只有落到实处、让居民满意才算有成效。

  “4月9日下午5点,大风骤起,我在网格内摸排时发现融泽苑小区楼顶墙沿有掉落风险。”文化路社区网格长李秀荣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上报了社区书记并协调相关部门处理。大风天里,在住建、市政、城管等相关部门共同协作下,不到3个小时,墙沿固定好了,还修补了其他裂缝,获得了小区居民的一致称赞。“网格吹哨,部门报到,专为群众办实事。”文化路社区党支部书记邢彩霞说。这“哨声”也是为民服务的“号角”,将社区工作重心下移,与群众心贴心、实打实、坐在同一条板凳上,集中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是家属楼的老居民了,小区没有物业,从前有什么难题没人牵头解决,现在好了,党员中心户收集我们的意见反馈给社区,社区协调相关部门很快就能搞定!”东新建社区审计局家属楼居民司建平满意地说。

  据统计,今年以来,在“一核多元四条链”基层治理模式的引领下,集宁区各社区党组织共解决居民群众身边难事11000余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弘扬蒙古马精神·榜样的力量
   第06版:先锋
   第07版:青春号
   第08版:旗县融媒
小圆葱打开乡村振兴“新图景”
“搭台子”“铺路子”推动党代表为民服务“结果子”
秧田满是“志愿红”
每周一学
公益路上前行不辍
群众的呼声就是服务的“哨声”
党群服务中心“更新”更走心
守护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幸福乡
发挥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