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尼特右旗

向阳绽放 一路芬芳

  □本报记者  张璐

  “句句真言受鼓舞,字字千钧指方向。牢记嘱托,草原儿女在祖国边疆,如同一匹匹骏马向着美好明天尽情驰骋……”

  盛夏,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巴彦德力格尔嘎查草原上一顶洁白的蒙古包里,传出动人的歌声。

  走进蒙古包中,只见身着民族服装的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正在为牧民表演节目。

  “这首歌曲的名字叫《珍贵的回信》,是我们乌兰牧骑队员钢宝力道和吉雅图在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时,连夜创作的歌曲。”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副队长胡斯楞说。

  2017年10月,在乌兰牧骑建立60周年之际,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16名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乌兰牧骑60年来的发展情况,表达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贡献的决心。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队员们回信,鼓励他们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总书记的回信,温暖着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心,也坚定了他们扎根基层、用心创作、服务群众的信心。

  “创作是乌兰牧骑人的基本素养,我们扎根生活沃土,坚持传统不丢、脚步不停,坚持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的理念,创作出一大批从农牧区群众中来的作品。”胡斯楞说。

  近年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创作出歌曲《慈爱的父母》《圣烟之乐》《红书包之歌》、器乐合奏《迁徙》、小品《左右为难》、好来宝《移风易俗文明宣传》、舞蹈《天赐》《乌兰牧骑井》等,无不是都是从火热的生活中来、从厚重的大地中来、从伟大的农牧区群众中来。这些“接地气”的作品让观众感受到了土地的厚重、生命的蓬勃、奋斗的力量。精品力作深入人心,其背后的创作故事同样鼓舞着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扎根基层,扎根人民。

  胡斯楞说:“好的文艺作品不但要创作出来,还要送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以‘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农牧民,不遗忘一个边防哨位’为目标,用文艺服务农牧区群众,用文化唱响生活,撑起属于农牧区群众的大舞台。”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让“红色文艺轻骑兵”这面旗帜在草原上高高飘扬,统筹制定为基层演出的“文艺服务”清单,根据演出对象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精准确定节目、内容、形式和队员构成,提供更为精准的文艺演出服务,真正做一支能够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和文明,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是乌兰牧骑始终秉承的优良传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建成党的创新理论“宣讲队”和“宣传队”,完善边演边讲、演讲互动的宣传宣讲服务模式,通过创编好来宝等形式,将惠民政策宣传至农牧区每个角落,以“行走的课堂”服务基层,服务人民。

  时代在变,乌兰牧骑扎根草原、服务农牧民的宗旨始终没有变。如今,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依旧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将一部又一部优秀的作品传遍千家万户,每年深入基层为农牧民们提供文化服务100多场次、观众达3000多人次,每年行程2万多公里。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偏僻,就先到哪里为群众送歌献舞,队员们还在演出之余帮助农牧民打草、剪羊毛等,他们始终发挥着党的基层精神堡垒作用,成为活跃在牧区、乡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苏尼特右旗~~~
宁城县~~~
磴口县~~~
土右旗~~~
清水河县~~~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兴和县~~~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先锋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科技
为时代起舞 为人民放歌
向阳绽放 一路芬芳
广场演出送欢乐
惠民巡演下基层
“文化大餐”进社区
扎根沃土绽芳华
演出服务万村行
深入生活采风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