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兴和县

深入生活采风忙

乌兰牧骑队员在苏木山探寻“三色苏木山”的厚重历史。
  □本报记者  郭奇男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乌兰牧骑日前开展“传承中华文脉 弘扬北疆文化”采风活动,队员们走进苏木山林场和兴和县店子镇古城村明代长城遗址,沿着历史的足迹,探寻北疆文化脉动,为文艺创作汲取丰富养分。

  苏木山林场位于兴和县城关镇南45公里处,占地面积23.6万亩,森林覆盖率71%,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场。20世纪50年代这里曾是山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荒山秃岭。在几代林业工人的接续努力下,苏木山实现了从不毛之地到人工林场、再到旅游景区的华丽转身,成为守护祖国北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夏风吹拂,苏木山间林涛阵阵。乌兰牧骑队员们先后来到苏木山游客中心、苏木山展馆,采取听、问、访、观等形式,以全方位的视角深入探寻“三色苏木山”的厚重历史。苏木山展馆内,展墙上陈列的近百幅图片和数十件文物,以实物+场景的形式记录了几代苏木山建设者的人生足迹,队员们紧紧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深刻感悟着那段峥嵘岁月。

  乌兰牧骑队员池千寿不时拿起纸笔认真记录。池千寿表示,前人留下来的不仅是绿水青山,更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希望通过我们的创作让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年轻人能来这里走一走看一看。

  兴和县店子镇古城村地处晋蒙交界处,这里民族交流频繁,文化底蕴深厚,明长城店子段便坐落于此。在当地村民带领下,乌兰牧骑队员们一路走、一路看,用镜头记录、用脚步丈量,实地感受长城墙体的沧桑质感,重温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长城长,长城弯,长城像条长扁担。”站在长城下,乌兰牧骑队员曹月慧忍不住哼起了童谣。她和记者分享,“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长城,这里的气息深深地打动着我。这种亲身实地采风对我的创作将有很大的帮助。”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乌兰牧骑的创作源泉和使命情怀。”采风结束后,兴和县乌兰牧骑队长张琳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传承弘扬优良传统,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接地气的文艺作品,传承北疆文化,让“红色的嫩芽”更加繁茂。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苏尼特右旗~~~
宁城县~~~
磴口县~~~
土右旗~~~
清水河县~~~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兴和县~~~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先锋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科技
为时代起舞 为人民放歌
向阳绽放 一路芬芳
广场演出送欢乐
惠民巡演下基层
“文化大餐”进社区
扎根沃土绽芳华
演出服务万村行
深入生活采风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