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燕 冯雪玉
史前时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格局的奠基时期,中华大地各个区域之间在距今8000年前就相互交流和影响。距今6000年,随着庙底沟文化彩陶的扩散、良渚文化北进、大汶口文化西渐等文化事件的发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三大文明源头间的文化互动交融日趋紧密。
斗转星移,西辽河文明的火种在人类历史上绵延数千年,众多考古成果实证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在这方大地上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龙出辽河 天人合一
6300年前的一个春天,西辽河流域先民准备祭灶,他们拿出一件龙形蚌饰,礼敬天地星宿,盼望氏族兴旺。
2023年,这枚龙形蚌饰在彩陶坡遗址出土,后人满怀崇敬,遥想远古先民生活样貌。
同样出土于西辽河流域的C形碧玉龙更为家喻户晓,作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代表,它的问世将中华文明向前推进了1000年,“中华第一龙”的美誉当之无愧。
“中华第一龙”,材质为岫岩玉。玉,因质地温润被赋予了中国人最朴素的认知。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西辽河流域的大型遗址遗迹也发现了很多玉器。
那是自然和人类彼此直面的时代。玉,古朴、稚拙、简约、厚重,人们相信可以从中获得超自然的能量,实现天人沟通,飞翔的动物是这种能量的绝佳载体。“玉”“龙”合一,便实现了远古先民沟通天地万物、祈祷风调雨顺等最朴素的愿望。
诞生于西辽河之畔的龙,随北上而来的仰韶文化一路南下,逐步演化,直至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中华文明的共同符号。
玉之美,龙之神,与中原先祖融为一体。
在距离南宝力皋吐遗址20公里处的昆都岭墓群,出土过一件玉骨朵,通辽市博物馆研究室主任姜子强说:“骨朵通常镶嵌在权杖顶端,是首领权力的象征。”
考古发掘证实,红山文化已经进入古国阶段,社会等级分化明显,已具备了国家的雏形。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盖之庸说,“玉”是象形字,一开始就与王者有关。“玉”字在使用之初,是与“王”字相通的。后来,人们为了便于区别“玉”与“王”,才在“王”字右侧加点。在商代的甲骨文、钟鼎文中,就有“玉”字出现。
4000年前,华夏大地由“满天星斗”式若干相互竞争的政治实体并存局面,进入“月明星稀”式广域王权国家时期;由之前多元化的邦国文明,走向一体化的王朝文明。
战国时期,天下大乱。梁襄王问政于孟子,孟子答曰:定于一。人们明白了,只有天下一统,才有万民安居乐业。
从那时起,中华大地上出现的所有政权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第一到第四阶段首席专家、执行专家组组长王巍指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并非始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而是具有久远的史前时期和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渊源,经历了由涓涓细流到江河汇流、百川归海。尽管岁月流转,王朝更迭,尽管南方北方,分分合合,但统一始终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始终存在,成为维护国家统一的内生动力,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巩固、发展的重要基因。
六合同风 四海一家
在通辽市博物馆,几块秦代陶量残片复制品,向人们展示着一个“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时代。
陶量在全国出土甚多,都是当时的标准器具。收藏于通辽市博物馆的这些陶量残片为泥质灰陶,器壁较厚,腹壁施有细绳纹,出土时只存腹部和底部的一部分,在腹壁上刻有秦始皇廿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铭文。姜子强说:“这是秦在全国实施统一量制的实物见证,也是秦在全国实行一统政治的实物见证,是难得的珍贵文物。”
战国时期,燕国日益强大,北部疆域扩展到西辽河平原,在这里设置辽西郡,修筑长城,建立重要城池。在通辽市奈曼、库伦修筑了沙巴营子古城、桃山关隘等城池边堡,至今遗迹犹存。秦汉大统一,长城、古城继续沿用,西辽河地区成为中原王朝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南北交往交融。
初夏时节,通辽市库伦旗文物普查队的队员们来到灵安州古城遗址,对这里的遗址遗迹进行核查。古城经千年风沙,早已不复存在,仅剩几道土梁依稀可见城垣模样。
当年这里出土的一方灵安州刺史印,让考古学家断定此城为灵安州,属辽上京道管辖。此印的发现,填补了《辽史》《金史》及《宋史》对灵安州失载的空白。
如今,这方铜印静静置于通辽市博物馆中。姜子强说,灵安州刺史印刻的是汉文篆书,辽代人对中原文字的接受认可非常普遍,在官方印件中,都用汉字,辽代后期汉化程度更高。
费孝通先生在他主编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书中提出,北方诸多民族进入中原地区,添加了新的血缘和多元元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起到推动作用。书中还写道:辽,其实是汉族和契丹族两大民族为主的国家,两大民族从居住、婚姻、习俗、典章制度等方面融合度非常高,契丹族积极学习汉族文化,自愿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明辉研究获知,西辽河最早的古DNA数据位于黑龙江流域古代人群和黄河流域古代人群的中间,表明红山文化人群受到了黄河流域和黑龙江流域古代人群共同的遗传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红山文化人群的遗传成分主要包括59%的仰韶成分和41%的扎赉诺尔人所代表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群成分的混合。从东周开始,来自蒙古高原的不同体质类型的人群开始进入西辽河流域,并长期与华夏人群共同居住在这片地区,并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影响至今。
这是从人类基因学上验证了中华大地四海一家,相融共生的特点。
从哈民先民的半地穴建筑到秦代陶量、辽代鸡冠壶,再到清代扎鲁特右旗札萨克满蒙文印……一个个遗址,一件件文物,都是西辽河流域多元一体、九州共贯的见证。岁月穿梭中,来来往往的人们或停歇、或驻扎,生活、通婚,文化在碰撞与回响中重叠,悄悄地演变交融在了一起。
被称为“红山文化第一人”的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辽宁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郭大顺先生说:“西辽河处于农耕、草原、渔猎多种文化交汇地带,多种文化碰撞出文明的火花,西辽河流域吸收优势文化,到夏家店下层时已达到高度统一,中华大地的统一是在多元的基础上统一,不断前进,而这种统一又产生了强大的传承力。”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
“羌侯腰缠归义印,西夏黑陶绘牡丹,金鞍白马上京客,躞蹀偏似武陵原。”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的大一统格局。
遗珍恒守 后昆永承
2024年4月9日,借助科技手段,经过数月努力,红山文化早期龙形蚌饰成功复原。在出土房址的居住面上,碳样测年数据确定为距今6300年,因此推测龙形蚌饰的年代也在距今6300年左右,这是一条更早的“龙”。
彩陶坡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胡春柏介绍,在龙形蚌饰出土房址清理后,发现有一圆形坑灶。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学家冯时介绍:据考察,这种祭灶传统,可从史前到商周,至今仍在保留,如今每逢腊月时大家都要祭灶,中华文明至少6000年都没有间断。
6月30日,“北方有佳人”展览在苏州博物馆闭展,展览持续3个月,共有38.5万人(次)的游客领略了“佳人”的绝代风姿。
“北方有佳人”文物展以1986年出土的陈国公主墓、2003年出土的吐尔基山辽代女性墓、2015年辽圣宗贵妃墓考古出土实物为主,聚焦北方辽代贵族女子的精致生活。
展出的金银器、铜器、玉器、漆器、玛瑙、琥珀、水晶、玻璃、陶瓷等各门类文物逾百件(套),其中一级文物占比超过一半。件件精美文物,重现大辽繁华,也勾勒出契丹女子的飒爽英姿。
展出文物中,唐风浓郁,比如金银器皿,几乎完全继承唐代金银器的工艺风格,都可在唐代同类器物中找到原型。
辽代金银器继承发展了唐代金银器的造型、纹饰、工艺,在保持自身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吸收外来文化元素,让草原游牧民族金银器达到巅峰。
透过“北方佳人”,人们更加领略到在历史演进中,各民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2024年6月,位于奈曼旗青龙山镇斯布格图村的陈国公主墓正在进行一项大工程。通辽市文物局对陈国公主墓墓室里的壁画进行整体搬迁,便于后续保护利用。
库伦旗三大寺保存良好的彩绘,再现了几个经典的历史故事,展示了汉蒙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吐尔基山辽代女性墓中墓主人身披丝绸,印证着中原王朝和辽朝的紧密交往……
多元一体,百川归海。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由多元向一体发展凝聚,形成了今天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你来我往,交流交融,数千年来,各民族人民的前途命运聚在了一起,文化基因汇到了一起,为文明的延续和国家的统一,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
(内蒙古日报社、中共通辽市委宣传部联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