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贝彩绘陶鬲上的纹饰主要是云雷纹。虽然整个器身纹饰较多,但繁而不杂,整体图案纹饰特色鲜明,色彩张扬。
鬲的器形与鼎相近,区别是鼎为实足,鬲为三个空心袋足。鬲的设计很科学,三个袋足稳定性强,受热面积大,热利用率高,因此取代了罐,成为青铜时代的代表性器物。
走进赤峰博物馆“古韵青铜”展厅,你会看到一件端庄大气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嵌贝彩绘陶鬲,正散发着古朴的气息。这件陶鬲1974年出土于赤峰市敖汉旗的大甸子墓葬,泥质褐陶,彩绘工艺,器形修长,口沿上嵌着4枚海贝和4枚圆形蚌泡,做工古朴精美,色调稳重大气,兼具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纹饰之特点。
赤峰博物馆副馆长贾秀梅介绍,大甸子遗址是赤峰地区早期青铜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一处重要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约4200年至3600年,相当于中原夏王朝时期到早商时期,属于青铜时代早期,是赤峰地区早期草原青铜文化的代表,也是西辽河流域继红山文化之后的又一发展高峰,还是先秦时期该区域内分布最广、规模最大、人口最多、技术最发达的文化。
从1974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工作队和赤峰文物工作站对大甸子村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和墓葬进行系统挖掘,遗址包含居住遗址和墓地两部分。其中,居住遗址12万平方米,墓群总面积6万平方米,共清理出804座墓葬。陶鬲是大甸子遗址出土数量最多的陶器,也是夏家店下层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出土的400余件彩绘陶器里,仅此一件嵌贝陶鬲,所以弥足珍贵。
陶鬲是古代先民的一种炊器,虽然在不同考古学文化中陶鬲的形状各有区别,但总体来说三个“袋状足”是它最显著的特征。虽然陶鬲器形看上去很普通,但却体现了远古先民的智慧。从目前考古发掘可知,陶鬲大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流行于夏商周时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的出现,陶鬲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在陶鬲出现之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炊器是陶罐和陶鼎,陶鬲出现后,因其实用方便的特点很快流行起来。随着陶鬲的发展,又分为实用陶鬲和明器陶鬲。实用陶鬲为了防止在高温烧制时变形,胎体里掺入砂粒,出炉后胎质坚硬,器壁厚,作为炊具受热时不易碎裂。明器陶鬲坯胎是泥质的,所以烧制时火候不能太大,这样胎质就显得疏松,但器物表面会被打磨得很光滑,讲究的人还会在器身上彩绘各种纹饰。彩绘颜料最常见的是采用红白两种矿物颜料,因颜料附着于器物表面容易脱落,所以彩绘陶鬲多用于明器随葬或祭祀。
鬲的器形与鼎相近,区别是鼎为实足,鬲为三个空心袋足。鬲的设计很科学,三个袋足稳定性强,容器受热面积大,热利用率高,因此取代了罐,成为青铜时代的代表性器物。
进入青铜时代后,炊具的变革速度加快,人们又发明了更加先进的厨房用具——“灶”,鬲作为实用器使用的越来越少,便常作为礼器或者明器使用,所以很多墓葬出土了形制各异的青铜鬲和陶鬲。
贾秀梅介绍,夏家店下层文化出土的陶鬲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大甸子墓葬中有430多座墓有随葬陶鬲。经过考古工作者整理研究,陶鬲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形状细长似筒的长筒鬲,上部敞口侈唇,中间部位为直筒状腹腔,下部为三个筒状空足,足尖为实心。第二种为腹鼓鬲,肩(腹)径大,底部为空足足尖。第三种为小筒鬲,一般为直口直腹,空足不向外撇,足尖不是实心。出土数量最多的是第一种长筒鬲,也是夏家店下层文化器物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形,赤峰博物馆收藏的嵌贝彩绘陶鬲便属于这种类型。
通过墓葬出土的彩绘陶器,可以看出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墓葬规模越大,随葬彩绘陶器数量就越多,这充分说明随葬彩绘陶器是葬仪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出当时严密的社会等级差别。
嵌贝彩绘陶鬲是典型的彩绘陶器,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器的纹饰主要有兽面纹、云雷纹、勾云纹、菱形几何纹和饕餮纹等,这些精美的纹饰与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极为相似,有着明显的亲缘关系,所以有学者认为这应该是商周青铜器纹饰的母题和文化渊源。
嵌贝彩绘陶鬲上的纹饰主要是云雷纹,虽然整个器身纹饰较多,但繁而不杂,整体图案纹饰特色鲜明,色彩张扬。图案纹饰以白色为主纹,红色填底,还露出陶器底色,说明这一时期的古代先民已经将陶器黑灰底色也像白、红色颜料一样,当作纹饰谋篇布局的颜色,用以丰富彩绘陶器纹饰创作,这不仅表明当时画工已熟练掌握了彩绘陶器的制作方法,也从侧面体现了彼时手工业的水平。
(本版图片由赤峰博物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