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林立、车辆穿梭,焊花四溅、机器轰鸣,经过一年多的建设,通辽市绿电制造产业转移项目中的子项目——汽车底盘件一期项目的1号厂房交付使用,一号锻造线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已具备连续锻件能力。该项目由小金汽车(通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约301亿元,包含6个子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推动科尔沁区相关产业链综合产值增长110亿元。
在通辽市,一个个支撑作用明显、带动力强、效益显著的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一个个产业串点成链、聚链成势。
前不久,2024年通辽市重点项目秋冬季集中督导调研如期展开,在全市9个旗县市区开发区的项目现场,处处涌动着冲刺四季度的奋进热潮,处处传递着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活力。
积蓄发展动能 项目建设多点开花
今年以来,通辽市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重点项目,全力加快多领域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之“进”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
绿能产业持续发力。总投资31亿元的扎哈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目前“五通一平”已经完成,电解区域、整流区域基槽土方开挖完成,生活区、办公区等临时设施正在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35万吨电解铝,配套建设65万千瓦风电、10万千瓦电化学储能项目和38公里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2025年12月底全部投产后,年利润总额将达到5.3亿元,年耗电量46.5亿千瓦时,其中绿电37.21亿千瓦时(配套新能源22.05亿千瓦时,网购绿电15.16亿千瓦时),项目综合绿电占比80%,将成为国内绿电占比最高的绿电铝生产线。
总投资336亿元的蒙东(通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总占地面积11500亩,总建筑面积436万平方米,由链主企业龙马控股集团联合多家行业内领先企业建设,共有塔筒、叶片、主机、电机、轮毂、轴承、法兰等26个子项目,构建研发设计、工艺流程、生产制造、检测认证“四位一体”可持续、高质量、全球化发展的陆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与发电企业组成联合体,将装备制造和风场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风电资源开发与风电制造产业互相支持的发展模式。今年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铸锻件、钣金件、法兰、轴承、储能设备等项目。2025年将进行厂房封闭、设备采买、安装调试等工作。2026年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1万套轴承、2000台套整机、3000台套增速机、3000台套电机及5000台套全产业链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年实现产值720亿元、税收20亿元,带动就业2万人。
预计到“十四五”末,通辽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占总电力装机的60%以上,新能源发电量达到500亿千瓦时以上,年就地消纳300亿千瓦时左右;节约能耗800万吨,减少碳排放2400万吨。
新兴产业方兴未艾。走进内蒙古立国钨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非晶态多元钨基纳米合金表面处理工艺项目的生产车间,火花四射,工人们正进行加工槽的焊接工作。非晶态多元钨基纳米合金表面处理工艺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节能型表面处理技术,公司技术负责人甘军说:“近几年,我们的科研团队坚持技术攻关,提高了钨的性能。”项目总投资2亿元,主要建设两条1万吨镍钨合金表面处理生产线,计划今年12月建成投产,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上缴税金约1亿元。
今年6月12日开工建设的创银新材料5万吨偏析法高纯铝及深加工项目,熔铸车间、偏析车间钢结构已完成,大炉设备基础已全部完成,预计2025年7月1日一期建设完工并投产。
在通辽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施工。该项目是由宇景高科(深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的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今年4月落户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开工建设,计划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主体已基本完成,计划2025年4月企业进场装修,10月实现投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容纳50余家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年产值可达20亿元以上,创造就业岗位5000余个。目前,已引进上海精驿新能源房车、深圳雷神汽车充电机器人等8家企业入驻,预计投资规模近5亿元。该项目采用“产业转移+产业基金+数字智能+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即“企业研发在深圳、生产制造在通辽”,并通过与深圳资本集团合作成立专项基金为入园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现代服务业扎实推进。来到科尔沁电商小镇,在内蒙古原野春荞荞麦制品有限公司的直播间,主播正在热推公司生产的荞麦枕头。电商小镇是由科尔沁区政府联合内蒙古诚达集团共同打造、商文旅融合发展的电商产业示范平台,总投资7800万元,建设总面积约3.4万平方米,分两期进行。目前,一期已建设完成,面积1.5万平方米;二期建设预计明年启动并开展招商。13家企业已经入驻小镇,入驻率达到95%。
通辽市国润商贸有限公司零碳物流园项目铁路线路建设目前全部完工。该项目位于扎哈淖尔产业园物流仓储区A区,建成后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75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上缴税金1300万元。该项目也是年产200万吨绿色氧化铝源网荷储能源示范项目的配套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将为推动绿色铝基新材料全产业链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今年,在原丰田镇敬老院和丰田镇养老服务中心基础上,总投资955万元规划实施了辽西区域示范养老服务中心改扩建项目。改建项目区目前已全面完成并投用,新建项目区建成后将主要提供老年人托养服务和辽西区域3个苏木镇的养老服务辐射、指导,计划今年11月末主体完工,明年投入使用。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通辽市自治区级232个重大项目已全部开工,投资完成率94%;524个市级项目开复工率达到94%,科尔沁区138万千瓦风电基地、龙马新能源装备制造、霍林郭勒市一号矿、引绰济辽二期等一批支撑性项目有序推进。
拓宽引资渠道 培育扩容提质生力军
招商引资,是一个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发展的后劲所在。招商引资如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通辽市招商引资工作有思路,有举措。
压实工作责任。年初,通辽市部署招商引资创新年工作,全市坚持落实招商引资党政“一把手”责任制。截至9月末,市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北京、厦门、淄博等城市外出招商15次、对接企业30余家,组织党政考察团先后赴“呼包鄂”、河南漯河等城市学习考察、借鉴先进经验,促成通辽市与中农联集团、哈克雷斯等众多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各地党政主要领导、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累计外出招商100余次,全市各级专业招商队伍外出招商960批次、接待来访905批次、对接企业1906家、洽谈项目1742个。
扩大招商视野。通辽市紧盯共建“一带一路”和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研究吃透重大政策,先后在上海、石家庄、青岛、合肥等地举办绿能与产业协同开发系列恳谈活动,吸引绿能产业链上企业100余家。今年以来,全市相继召开大规模招商推介活动7场次,组织重点商协会以“助力招商引资工作”为主题举办恳谈活动4次,精心选聘有优质招商资源和良好招商业绩的17名企业家、商协会负责人担任“招商顾问”,扩大通辽市招商“朋友圈”。
拓宽引资渠道。“追新逐绿”,打造“绿电+”项目新高地。通辽市将优势主导产业与“绿能名片”相结合,持续开展绿能与产业协同开发招商,已签约并实施40余个绿能与产业协同开发项目,助力实现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量产、电解铝及煤电铝向高端绿电铝板带箔、汽车配件等精深加工转型。派驻建立区域中心,精准对接招商。在上海、深圳等城市挂牌设立“通辽市双招双引联络处”,派驻17名招商干部开展外派驻点招商,历时4个月联系考察企业400余家,重点在谈项目30余个、已经完成签约项目3个、重点推进项目30余个。运用“基金+社会资本”模式,赋能园区加快建设。开鲁县政府和圣雪大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了开鲁县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科左后旗与浙江运达通过“增量配电+、标准化厂房建设+”合作招引项目实施。持续放大优势,深挖产业链式潜能。科尔沁区引入谷川联行外智外脑策划产业,谋划了肉牛生态产业园、低空经济创新产业园等5个“园中园”。
截至9月末,全市新签约千万元以上项目490个,签约额2495.77亿元,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的81.7%、超过序时进度6.7个百分点。其中,从主导产业分布情况看,新签约九大产业链项目数量占比63.5%,成功引进11个50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项目280个,投资额259.76亿元,签约项目开工率57.1%,引进国内到位资金314.82亿元。
要素保障激发活力。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通辽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出一套“组合拳”,助推项目建设迈出新步伐,以重点项目引领推动重点产业发展,持续增强发展后劲。
4月9日,设立了首批100个营商环境监测点。此举是通辽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年开展“百千万”行动的创新举措之一,实实在在为企业及项目建设解决一批实际问题。
今年以来,全市坚持高位推动,主动靠前服务,通过实行重大项目领导包联、全流程帮办代办、“集中审批月”等工作机制,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及开复工要素保障,形成重大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
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走出去、引进来、共发展。如今,伴随着一处处工地热火朝天、一个个项目高歌猛进、一批批企业茁壮成长,一个营商环境优、产业发展好、招引优势强的“磁力场”正在通辽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