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国通语应用能力

  本报阿拉善12月8日电  (记者 刘宏章  实习生  李彬荷)近日,记者走进阿拉善孪井滩学校,看到八年级二班的学生们正在学习《愚公移山》,语文老师柴佳通过分析情节、抛出问题、引导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寓教于乐中汲取知识,课堂氛围格外活跃。

  “柴老师每次都以不同的方式给我们上课,让课本内容变得很有趣,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现在的阅读能力和听写能力都有所提高。”学生海尔娜告诉记者。

  自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以来,为了让学生们学业跟得上、课程衔接得好,阿拉善孪井滩学校的教师对各学科教材进行深入分析,针对难点部分,制定教学计划和辅导方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讲解,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品牌。与此同时,该校还开展教师轮岗跟岗学习活动,通过教育组团式帮扶,充分利用周边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管理经验,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确保学生掌握和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现在,我们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转换,由以往的‘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在授课时会根据学生的差异,有的放矢进行教学,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柴佳说。

  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阿拉善孪井滩学校在扎实推进国家统编教材教学中,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各学科课程之中,通过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读书分享会、朗诵比赛以及书写比赛等形式,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阅读习惯,拓宽视野,提升文学功底;此外,还利用“开学第一课”“国旗下的成长”“民俗课堂”等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和文化墙、板报和手抄报等教育阵地潜移默化地带动全校师生人人讲普通话,个个写规范字,从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我们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阵地作用,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落地、开花、结果。”阿拉善孪井滩学校副校长何芳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经济周看
   第06版:理应如此
   第07版:盟市专线
   第08版:公益广告
包头入选第三批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
深化体育领域改革 推动更多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巴彦淖尔市举行在京高层次人才座谈会
内蒙古电力“五个全覆盖”服务目标全部实现
校园冰雪嘉年华
219户戍边牧民告别“看天用电”
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国通语应用能力
乌海市“掌上办”让社会救助有精度更有温度
内蒙古织牢织密群众生命安全“救护网”
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领着牧民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