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副局长韩应联介绍:“磴口县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为有效阻沙入黄,加快解决黄河沙患问题,2008年起,磴口县启动实施刘拐沙头综合治理工程,争取国家资金620万元,通过种植梭梭等耐旱灌木,在黄河沿岸营造起了长约7公里、宽约3公里的防风固沙带,黄河年输沙量由7000万吨降到370万吨左右。”
刘拐沙头综合治理工程只是磴口县防沙治沙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磴口县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境内乌兰布和沙漠面积约占县域总面积的77%,是西沙东移的主通道和京津等地沙尘暴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沙漠无遮拦,不断向东倾。”这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反映出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磴口县的生态状况。当地上了年纪的人感慨地说:“过去,沿沙边的农田,遇上风多风大的年头,风沙都能把麦苗打死,或连根刮走,常常是‘十种九空’。”当时,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乌兰布和沙漠滚滚东侵,吞良田、毁房屋,每年有大量泥沙注入黄河,时刻威胁着周边群众的生存安全和黄河安澜。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沙进人退”的严峻态势,历届磴口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矢志不移向沙漠进军,战风沙、保家园、促发展,形成了“精神一脉相承、两山理念引领、三生共赢发展、四方主体参与、五域系统治理”的防沙治沙“磴口模式”。
精神传承
实现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朴实为民、风范长存”镌刻于首任县委书记杨力生雕像石碑上的8个大字,深刻反映了这名共产党人脚踏实地、担当作为的公仆精神。1950年,杨力生书记上任后,提出“沿沙设防,植树造林,保护沙区草木,营造防沙林带;沿河筑堤,沿堤栽树,营造黄河护岸林带”的倡议。每逢春秋两季,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吃住在沙漠、奋战在沙窝,掌灯砍条、月下栽树,昼夜突击、连续作战。“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大家吃着清汤寡水的饭,到了植树期,二话不说,拿起铁锹就往沙地赶,真是忙得热火朝天。”曾参与当时植树的老人回忆道。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沿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建起一条长308华里、宽30至100米的大型防沙林带,初步遏制了流沙对农田和家园的侵袭,培树了“不畏艰难、负重前行,团结拼搏、敢于胜利,继往开来、永不止步”的308精神。
治沙精神,薪火相传。70多年来,磴口人一刻也没有停下治沙的脚步,然而沙漠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有坚强的组织领导、多元的资金投入、广泛的群众参与、适用的技术创新,才能提高治理实效。历届县委、县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治沙需要,健全组织机制,制定科学规划,创新政策支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乌兰布和沙漠管理、加快经济林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明确“谁投资、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的基本原则,激励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沙区开发治理。扶持引进企业90余家,常态化组织群众开展大规模义务植树造林,与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等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推动多元主体共治共享,让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充满蓬勃生机,为防沙治沙提供坚强保障。
系统治理
构建科学防沙治沙体系
新时代防沙治沙“磴口模式”是一种凝聚科技力量的技术模式。磴口县与驻地的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互相协作,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起了覆盖自然保护地、农田防护林网、封沙育草区、防风阻沙区、光伏治沙区的“一地一网三区”五域共治体系。
夏季的纳林湖,波光潋滟、芦苇摇曳,白天鹅、灰鹤、白鹭等数十种鸟类在这里生存繁殖,可谓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磴口县先后申请建立哈腾套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纳林湖国家湿地公园、奈伦湖国家湿地公园、沙金套海国家沙漠公园4个自然保护地。在自然保护地,通过加强执法监管,防止人为活动干扰,确保荒漠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在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方面,精心选育高大耐旱优良树种,持续推进窄林带、小网格、低耗水新型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累计完成防护面积157万亩,基本实现农田、水渠、道路林网全覆盖;在封沙育草区,对裸露沙丘实施围栏封育,促进植被自然恢复;在防风阻沙区采取先用草方格固沙、后造林的方式,阻止流沙活动和前移侵蚀;在光伏治沙区通过光伏+生态治理方式,探索出光伏+梭梭、光伏+柠条、光伏+四翅滨藜3种低耗水、易推广、可持续、有效益的种植模式,实现了以光锁沙、以草固沙。经过70余年的持续治理,昔日的不毛之地已换新颜,磴口县林草覆盖度由过去的0.04%提高到现在的37%以上,每年向黄河输沙量降低94.7%。境内岩羊、盘羊、金雕、疣鼻天鹅、蓑羽鹤以及绵刺、蒙古扁桃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广泛,数量不断增多,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点沙成金
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我们在四翅滨藜根部接种肉苁蓉,不仅不和农业争水抢地,还能防风固沙。生产出的肉苁蓉口感好,氨基酸、维生素等有效成分含量高。按照亩产300公斤鲜苁蓉、每公斤市场价格20元估算,每亩四翅滨藜肉苁蓉产值可达6000元,同时可带动周边农民就业。”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均介绍。听着经济账,看着荒漠中一行行四翅滨藜在秋风中挺立,不由感慨,磴口县在实现防沙治沙的同时,让“沙窝”变成了“金窝”。近年来,磴口县引导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社在全县种植中药材14万亩,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开展中药材精深加工,累计开发道地中药饮片21种,获得国家专利技术12项,并被北京同仁堂认定为药材供应基地。同时,大力种植优质牧草,推广红枣、酿酒葡萄等经济林1万亩;建成优质饲草料基地43.3万亩,带动发展规模化奶牛养殖场48个、奶牛存栏量达17.35万头,2023年,全县有机奶产量达38万吨、实现产值81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奶生产加工基地。
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磴口县利用充沛的光能资源和广袤的荒漠沙区,加快推动“借光治沙”。在磴口沙源地生态综合治理四期光伏项目区,成片的光伏板汇成的“蓝海”在贪婪地“吮吸”着阳光,板下种植着成排的四翅滨藜和梭梭。国家电投北京公司技术人员介绍:“我们公司于2014年率先与磴口县政府签订了项目开发协议,仅用74天实现了并网发电。我们选择耐旱的乡土植物,依托光伏组件遮荫作用,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小气候,为植被生长提供良好条件。”目前,磴口县已先后引进13家企业,建成并网光伏发电项目162万千瓦,在政府不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年实现上网发电26.7亿度、税收0.96亿元、节约标准煤614.7万吨、二氧化碳减排1720万吨。
今天的磴口县,生态环境质量已显著改善,但这里的治沙群体依然鏖战“黄龙”,治沙不止。新征程上,磴口县将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不断开创生态修复、产业振兴、群众富裕的荒漠化综合防治新局面,为绿染黄河“几字弯”、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不断提供更多经验、贡献更多智慧。(白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