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们弓箭家族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冷兵器时代,弓箭是最可怕的致命武器。据史料记载,我国是最早发明弓箭和使用弓箭的国家。
作为主要的进攻武器,弓箭在制作方面极为考究。弓箭的箭杆取自桦木、山梨木,箭杆尾装翎毛;箭弓用藤木做,弓上缠藤条或牛筋。弓箭的箭头有用石头制成的石镞,也有兽骨材质的骨镞,或铁质的铁镞。
我是木质弓体,配有桦树皮和骨质弓弭。我的弦长144厘米,外壁缠绕着桦树皮,弓体由三段组成,中间一段较长,弣部呈内凹弧状,内侧有鬃毛,横截面呈方圆形;渊部扁薄,呈外凸弧状,横截面近长方形。另外两段较短,呈直斜状,各有一端中部呈“丫”状分开,嵌着中间那截两端削成薄片状的弓体,外侧则各用2个木钉固定,靠近两端弓弭的外侧有挂弦的窄凹槽,一端长12厘米、另一端长12.8厘米。
我身上缠绕的桦树皮取自白桦树。大兴安岭地区有茂密的大森林,白桦树林就是其中之一,为生活在这里的游牧部落提供了丰富的桦树皮资源,人们与白桦树也有着缠藤绕树的关系。桦木不仅可以用来做箭杆,还能做爬犁、炕沿、面板等,桦树皮可以做房盖(撮罗子)、水桶、茶具、炊具,还能缝背篓、箭囊等,简直无所不能。
桦树皮不是剥下来就能用,而是要经过“糟糟”处理。夏天剥桦树皮,剥下来后先埋在泥中沤些日子,去掉其脆性,增加柔韧性,这种做法就叫“糟糟”。没“糟糟”过的桦树皮经不住风吹日晒,不能用。
我的主人是曾经活动在呼伦贝尔草原的室韦部落大首领。主人与中原王朝联系密切,常派使臣向朝廷朝献。假如你翻阅《旧唐书·室韦传》,里面便有“开元、天宝间,比年或间岁入贡……”的记载。
时隔一千多年,今天还能为大家讲述我们那时的故事,缘于我身上缠绕的桦树皮有防水、耐腐烂的特点。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虽然桦树皮器具材质逐渐被陶器和铁器等替代,但它始终没有完全离开人们的生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