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什么是四子王旗?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四子王旗神舟广场
  四子王旗博物馆神舟家园展厅
  四子王旗的小学生们在着陆现场庆祝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
  无人机拍摄的四子王旗照片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你也许不知道这个地方,但一定听过和它相关的故事。遨游太空的“神舟”、九天揽月的“嫦娥”,都和它有着奇妙的交集。

  聊起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这里的老老少少都能侃侃而谈,他们平凡的生活与载人航天有着不少的联系,与探月工程有着愈发深厚的情缘。“我们自豪!”他们从不掩饰对我国航天的骄傲。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后,从1992年到1995年,历经多年科学论证,选定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内蒙古额济纳旗东风地区为载人飞船着陆场。

  细细了解,四子王旗确实有点“奇”:从地形地貌条件上看,着陆区地形开阔,瞄准点地形平坦,地面为沙质草原,适合航天器着陆。此外,阿木古郎草原人烟稀少,每平方公里人口不超过10人,没有大的河流湖泊,房屋和高大树木占地面积小于草地总面积的千分之一。更重要的是,航天器自西向东返回四子王旗着陆场,国内的飞行段约3000公里,涵盖了最危险的黑障飞行段,有利于组织返回航天器的测量控制。于是,这里的人们总能和航天重器“亲密接触”。

  嫦娥五号返回器,降落在牧民花拉家的草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牧民恩克其其格家草场成功着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的着陆点,距离牧民杨文俊家仅几公里。着陆第三天,杨文俊在着陆点打下一根水泥桩,他要永远记住这个不凡的位置,“神舟飞船落在我家草场,这是我一辈子的骄傲!”

  多年来,四子王旗有着“神舟家园”的美誉,无论凌晨、白日、傍晚,在不同的时间和季节里,阿木古郎草原见证着中国人遨游太空的脚步,也成为光辉足迹的一部分。

  不管严寒,还是盛夏,无论皑皑雪地,还是青青草原,九天揽月而归的“嫦娥”都把阿木古郎草原作为温暖的故乡,这片大地记录着中国人探索月球的伟大壮举。

  这里的百姓或许不知道,这些探索和他们的生活有何关联,但朴素的情感告诉他们,那些“天外来客”就是他们心底的牵挂,是草原的孩子。

  每当搜救队伍遇到恶劣天气,他们会主动提供温暖的住所,献上香甜的奶茶、鲜美的羊肉……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回收前夜,进入飞船着陆区执行任务的队伍在暴风雪中迷了路,陷入困境的队员敲开牧民徐冠峰家的门,

  新婚的徐冠峰把几位队员热情地让进屋,生起火炉,煮了一锅香喷喷的羊肉,腾出布置一新的婚房让给队员们休息。从此,徐冠峰与回收神舟飞船的搜救队员们成了好朋友。

  据统计,近年来,四子王旗累计有722户牧民主动临时撤离世代牧居的草原,民兵累计有1570余人次投入到回收保障工作中去。一份“航天情”在四子王旗被人们持续传递着。

  阿木古郎的牧民们助力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事业也提升了四子王旗的知名度,促进着当地教育的发展。四子王旗建立了神舟希望小学,校园内处处可见航天元素,学校每周都会安排航天知识课,培养孩子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品质。

  走进小镇,随处可见航天元素,这里有航天路、神舟广场、神舟小学,就连柏油路旁边都立着写有“神舟飞船主着陆场”字样的标识牌,几个神舟飞船着陆点竖立着醒目的纪念碑。

  这里的博物馆也很“高大上”,里面陈列着很多神舟飞船的“真品”部件,这是相关部门为了感谢当地居民对航天事业的支持,特意留下的纪念品。

  在这份热烈又真挚的双向奔赴中,草原和天空有了亲密的联系,小镇和航天有了特殊的情感,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美丽的青青草原守望着中国航天……

  (据新华社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关注
   第04版:聚焦
   第05版:高考特刊
   第06版:高考特刊
   第07版:高考特刊
   第08版:高考特刊
   第09版:高考特刊
   第10版:高考特刊
   第11版:天下
   第12版:文化看点
   第13版:读书
   第14版:公益广告
   第15版:健康/广告
   第16版:体坛
为什么是四子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