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300年“塞外药乡”:加速打造中蒙药材产业链

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荣兴堂药业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制作黄芪片。
  □文/图  本报记者  高慧  金泉

  千顷绿畴平似掌,株株药苗动鼻香。盛夏7月,走进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中蒙药材种植基地,药田里的北沙参、桔梗正长势喜人,清风拂过,带来阵阵药香,沁人心脾。

  “我们这里种植中蒙药材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这里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雨量少,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种植根茎类的中药材不易烂根,且能增加有效成分的含量。”牛家营子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站长王宏伟指着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药田介绍。

  牛家营子镇是我国北方道地中蒙药材主要产地,也是全国重要的中蒙药材产销集散地之一。其中北沙参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桔梗占全国总产量的60%,被誉为“中国北沙参、桔梗之乡”。近年中蒙药材市场发展形势良好,尤其是桔梗、北沙参等药材实现了量价齐升,桔梗价格比去年上涨20%,亩均增收800元左右,北沙参每斤达到25-30元,与去年比几乎翻番增长。

  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联动发展,喀喇沁旗逐步形成了规模化、规范化的生产经营模式,种植方式90%以上都是仿野生种植,翻地、播种、施药、移栽和起收基本实现机械化,中蒙药材从最初一家一户零散种植逐步向企业和合作社规模化种植模式发展。

  目前,喀喇沁旗累计推广种植北沙参、桔梗、防风、蒙黄芪、牛膝和赤芍等27个道地药材品种,全旗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500亩以上种植基地就有69个,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种植30多万亩,全旗现有中蒙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132个,已培育和发展医药企业31家,年生产颗粒、饮片、酱菜等药材深加工产品达到20万吨,产品交易额超过10亿元。

  走进牛家营子镇荣兴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药材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在进行药材切片、炮制、包装等流水线作业,处处是忙碌的景象。

  “我们公司以种植、收购、生产及销售中蒙药材为主,同时还下设中蒙药饮片加工厂、中蒙药材出口加工厂等,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日、韩等国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荣兴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于荣对记者说道。

  离车间不远处,是正在紧张建设的内蒙古中蒙药材标准化生态产业园,该项目计划打造成一个集生产加工、产品交易、仓储物流、休闲观光、康养保健、科研培训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产业示范园区。项目由荣兴堂药业和当地另一家中蒙药材龙头企业共同建设,规划总面积1000亩,概算总投资16亿元,项目一期预计明年7月份投入使用。

  “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推动中蒙药材种植、仓储、加工、交易、配送、康养全产业链条发展,争取未来3-5年,交易额达到50-100亿元,带动就业10000人,打造中蒙药材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产业集群。”于荣充满信心地说。

  牛家营子镇往南20多公里,是喀喇沁旗锦山镇西沟村,当地的300亩中蒙药材试验示范基地负责开展中蒙药材优良品种选育、野生资源驯化、种子种苗扩繁等工作。

  “目前我们已培育10个品种,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利用生物技术在原生态种植过程中全程介入,在保证药材品质的基础上增加产量,使道地药材生产提质增效,加快喀喇沁旗中蒙药材种业振兴进程。”负责中蒙药材试验示范基地运营管理的赤峰市淇艺机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种苗培育到药材种植,从生产加工再到药材交易,为充分利用好道地药材主产区优势,“塞外药乡”喀喇沁旗正加速打造完整的中蒙药材产业链。

  “下一步,我旗将推进中蒙药材向‘中蒙药材+’研学实践教育、旅游、美食等多元化、精细化方向转型,尽快实现中蒙药材产业整体升级,把中蒙药材产业培育成为地区优势产业、品牌产业、富民产业。”喀喇沁旗委书记房瑞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特刊
   第05版:读图
   第06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第07版:科技
   第08版:出彩
   第09版:经济周看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复兴有我——在京台湾青年边 疆行”内蒙古参访交流活动启动
300年“塞外药乡”:加速打造中蒙药材产业链
全区干部能力持续提升 工程培训“半月谈”举办
绿色优质“蒙字号”产品亮相第二届消博会
兴安盟:用绿色擘画“两地一区”发展新坐标
草原全媒大型系列接力直播《命脉》今日启动
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开幕
亮丽正北方迎来奔涌旅游潮
博导进村“把脉”产业发展
用积极的文艺歌颂服务人民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