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过收获季,可在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三道桥镇澄泥村,种植大户宋庆丰依然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
看着颗粒饱满的玉米被收购商的卡车拉走,宋庆丰喜不自禁:“没想到盐碱地里种玉米也能大丰收!今年种的300多亩玉米,平均亩产达到了1400斤。玉米行情也不错,卖了40多万斤,每斤1.3元,这一下子就40多万元进账了。”
杭锦后旗是农业大旗,但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势低洼、成土母质含盐量和地下水位较高等原因以及长期不合理的耕灌制度,区域盐碱地面积和盐碱化程度逐年增加,不利于作物捉苗和正常生长。
2015年,宋庆丰从东北老家来到杭锦后旗,流转了上千亩土地开始盐碱地改造。“有的地块都称不上是耕地,连芦苇都长得稀稀拉拉,更别提长庄稼了。因为没啥效益,当地人都不稀罕种。”宋庆丰说。那时,他每天和盐碱地打交道,就算是夏天,那些盐碱地远远看上去就像下雪了一样白茫茫一片,有的地块渗出来的盐碱能盖过鞋帮。
刚开始,宋庆丰流转的土地只能种些抗盐碱的向日葵,但出苗率很低,亩产也低,几年下来一直处于亏本状态。下了很多辛苦,又投了全部的积蓄,宋庆丰看着大片大片的盐碱地,心里干着急。
“专业的事儿就应该找专业的人来做,咱们可以找农业专家来指导。”杭锦后旗农牧部门工作人员的一句话点醒了宋庆丰。2016年,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土壤改良与培肥团队负责人景宇鹏博士带着团队研究成果来洽谈盐碱地治理示范推广项目时,宋庆丰一口便答应下来。
“旱时硬邦邦,湿时水汪汪,春冬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就是老百姓眼中的盐碱地。有些重度盐碱地,甚至被称为“绝产田”。
白茫茫的盐碱地,自古与米粮无缘。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土壤改良与培肥团队是如何将盐碱地变身“米粮仓”的呢?
据景宇鹏介绍,针对杭锦后旗三道桥澄泥村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程度高、春季返盐严重、作物不易出苗、保苗难等问题,团队整合项目资源,集成了田间“灌排配套+暗管排盐”工程、增施“脱硫石膏+腐植酸”化学改碱排盐、“秋压秸秆+有机肥”培肥地力、“掺沙降容+地膜覆盖”抑盐保苗、“种植耐盐作物+生物制剂”生物改良等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此技术模式的应用使土壤结构发生明显改善,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使土壤疏松,加速土壤脱盐降碱效率,土壤pH、全盐、碱化度等指标显著降低,作物保苗率提高了50%左右。
不仅如此,团队研发的“脱硫石膏资源化利用与盐碱地治理技术开发与应用”入选2021年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下一步,我们将重点突破盐碱地消障保育与产能扩增协同难的卡脖子问题,创新熟化有针对性的盐碱地技术方案,挖掘好内蒙古后备耕地资源的潜力。”景宇鹏说。
用科技向盐碱地要粮。从改土治碱到耕地质量提升再到农业增产增效,上世纪70年代开始,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的土肥专家就致力于全区盐碱地改良事业,几代“土肥人”接力耕耘“一块地”。
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妥德宝回忆到:“上世纪80年代,为了摸清土壤盐碱化概况、土体中盐分分布、土壤pH等基本情况,我们的老一辈专家们常年奋战在河套平原,经过近10年的盐碱性状观察与田间试验,最终筛选出适宜我区不同程度盐碱地栽培的14个优良牧草以及种植牧草改良不同程度盐碱地草滩利用技术。同时,他们还发现通过种植牧草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该项研究成果实现了3个首次:首次从区外引进星星草、朝鲜碱茅、骖3种牧草并在重度盐碱地旱植成功;首次研发出旱植耐盐碱牧草关键栽培技术;首次确定了适宜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牧草耐盐碱性测定方法和评价指标。
虽然通过种植耐盐碱牧草进行生物改良利用盐碱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盐碱地土体构型特性、盐碱地中的不良离子的内在毒害作用、盐碱障碍作用机制及评价指标仍不是特别清楚。
“上世纪90年代,以崔志祥、樊润威、董进亚为代表的老一代农科人,常年往返于田间地头、吃住在老乡家、工作在实验室,通过野外田间剖面诊断与调查采样、实验室模拟、再到田间试验示范,明确了盐碱地主要障碍因素、改土培肥量化评价指标。并提出了以改土培肥为主要内容、地膜覆盖为中心的盐碱地改良技术模式,是国内外盐碱地改良的重要创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是内蒙古盐碱地改良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突破。”河套灌区中低产田改土培肥及配套增产技术研究项目主要完成人、原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三粉说。
告别“白茫茫”,迎来“绿油油”。如今,盐碱土改良技术得到更多更新的突破,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研发的盐碱地开沟躲盐播种技术与装备、3套盐碱地综合改良集成技术、2项重度盐碱地土壤熟化层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我区三大盐碱地主要分布区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