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农村有了新“标配”

  □本报记者  薛来

  干净整洁的村庄、平整宽敞的道路、崭新的围墙路灯……无数新农村“标配”亮相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的各个村落。

  “人居环境整治最终受益的是咱们老百姓。这些年,政府新修了村道,更换了路灯,就连村里的厕所都变成和城里一样的水冲厕所,自家也都用上了马桶,现在我们的心里也亮堂了。”保合少镇保合少村村民赵二俊特别高兴。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一点点发生在村民身边。新城区着力改变过去“脏、乱、差”的村容村貌,常态化开展“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行动,在改善人居环境上持续发力。

  走进水磨村,道路两侧新开的农家乐和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比比皆是。村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周边市民经常到村里游玩。人居环境的改善不仅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习惯,也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和经济繁荣。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我们将统筹整合各方资源,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让村民们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保合少镇镇长刘昌表示。

  在古路板村,四色垃圾桶和智能垃圾回收箱格外引人注目。这台智能垃圾回收设备与以往的垃圾分类设备有所不同,不仅箱体更宽大,而且垃圾种类分类也更加具体,除了有玻璃、纸张、厨余垃圾等几个分拣箱外,还设置了过期药品、杀虫剂、化妆品和环形灯管、灯泡等分拣箱。

  村民程女士拿着一些纸片和塑料桶来到智能垃圾回收箱前。只见她将一张印有二维码的卡片在机器显示口处扫描后,箱门随即打开。“工作人员给我们办了‘智能垃圾分类居民卡’,只要在这里投放垃圾,就可以通过这张卡积分,然后用积分兑换日用品。”程女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新城区是自治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区。截至目前,已完成7个村庄的垃圾分类示范村打造,设置24座垃圾分类亭、3座智能投放点、1座垃圾分拣站,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新城区常态化开展“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行动以来,完成年内全区700个户厕改造任务。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污水处理基本实现市政管理化,污水收集处置覆盖率达到100%。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草原全媒传播活动
   第05版:要闻
   第06版:乡村振兴
   第07版:出彩
   第08版:公益广告
〖看台〗
科技赋能 盐碱地变身丰收田
变废为宝 “秸”尽所能
银行“能人”来驻村
〖速读〗
新农村有了新“标配”
用好特色资源 做好绿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