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洞见】

批评当于“短”处发力

  ◎金钰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锤炼党性的有效办法,是保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廓清思想认知“迷雾”的有力武器。广大党员干部要下好学改查的“绣花功夫”,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把利刃,于“短”处发力,将自己摆进去、把问题摆进去,开展触及灵魂的检视剖析、深挖根源的党性分析,揭短亮丑、立行整改,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提质提效。

  开门见山自我批评,“走心”亮短。自我批评如何才能挖到深处,怎样才能触及灵魂?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敢于真把问题亮出来、把真问题亮出来。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开展自我批评怕“丢面子”“跌份子”,谈成绩大张旗鼓、谈问题一笔带过,放不下包袱、敞不开里子,不愿正视问题、不敢揭短亮丑,蜻蜓点水、避重就轻讲一些无关痛痒的套话、大话。“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动真碰硬,增强“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自觉,多问问自己党性原则强不强、人民立场稳不稳、群众感情深不深,勤于自省、勇于自责,“刀刃向内”自曝家丑,确保自我批评不走过场、不放空炮、不流于形式。

  咬耳扯袖相互批评,“攻心”揭短。“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在缺点面前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真心实意、开诚布公的批评不仅是为同志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的爱护,更是倒逼干部认清差距、知耻后勇的“良药”。细数当前存在的党员间相互批评不深不透、“一团和气”等现象,归根结底是党员干部囿于“小我”,没有站在党和事业发展大局上看问题、辨是非。对党和同志负责,就要校准公道正派的坐标、拿出直言不讳的勇气,站在关爱干部成长、力促事业发展的角度,不徇私情、不讲面子,“打开天窗说亮话”,把真实问题摆出来、把短处不足列出来,做到直而不肆“击要害”、一语惊醒“梦中人”。

  动真碰硬整改落实,“潜心”补短。民主生活会开得是否有质量,不是看排场布置多隆重、决心表得多坚定、要求提得多严苛,关键在于对查摆出来的问题是否整改到位。不能会上热火朝天、会后偃旗息鼓,对于查摆出来的问题“只拉弦不发箭”,搞成“半拉子工程”,陷入“高开低走”的怪圈。检视整改贵在精准、难在坚持。要树立系统思维,将班子问题与个人问题、工作问题与思想问题、新问题与老问题同步研究、分类研判,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找准问题症结和根源,力求达到“剖析一个、解决一类”的效果。要将“当下改”和“长久立”、“集中纠”与“常态治”相结合,实施“台账式管理”和“销号制落实”,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整改不到位不收兵、群众不认可不罢休。

  “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于“短”处发力,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利器,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我们才能创造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7版:乌海
   第08版:出彩
以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把“流量”变“留量”
不让老实人吃亏
解决住房困难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别让互换沦为“互算”
批评当于“短”处发力
土特产“触网”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