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苍茫的呼伦贝尔大地,一望无际的大豆田里,粒粒金黄饱满的豆子,沉甸甸仿佛在讲述一段深沉厚重的历史佳话。
微风轻拂,豆农们放下手中的活计,捧起一串串宛如金色“铃铛”的豆荚笑得合不拢嘴,大型农机具已经备好,只等收获时刻的到来。
又是一年丰收季,“豆”花香里说丰年。这里,是大豆的起源地之一,内蒙古;这里,是大豆产量居中国之首的旗县,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数千年来,从内蒙古出发,小小大豆“走南闯北”、纵横古今,书写了历史、惊艳了世界,承载着中国古老农耕文明,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今天,它又将肩负起新的时代使命,要让深藏其中的中华文化“基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戎菽“南渡” 文化长河里的耀眼亮色
2009年4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赤峰市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一种呈长椭圆形,背圆鼓、腹微凹的碳化植物进入考古人员的视野——这是135粒碳化大豆。
在二道井子这个具有高度发达农业经济的遗址中,百余粒大豆在同时出土的25万余粒碳化植物种子中并不显眼,但意义却十分重大。它们将内蒙古大豆的历史,提前到了距今4000-3500年前。
大豆起源,众说纷纭。但考古发掘有力证明:内蒙古是大豆的起源地之一,毋庸置疑。
大豆是怎样在内蒙古起源的呢?
古老的西拉木伦河,横贯赤峰市北部,与南侧的老哈河汇合为西辽河,红山文化等富有生机、极具创造力的优秀文化便诞生于此。
在这片土地上,从8500年前开始,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系统依次经历了小河西文化的孕育期、兴隆洼文化的形成期、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早期的发展期、红山文化中晚期的成熟期、小河沿文化的过渡期后,最终在夏家店下层文化迎来鼎盛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认为,正是发达的旱作农业经济,推动了夏家店下层文化崛起,成为中国东北地区早期青铜时代一支强势的考古学文化。
站在规模宏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旁,翻阅一页页史书,一种拨开重重历史迷雾的时空纵深感油然而生。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大豆,古称之为“菽”。《管子·戒》记载:“(齐桓公)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意思是,齐桓公带领军队向北讨伐山戎时,得到了冬葱与戎菽这两种物种,回到中原后将之推广。“戎菽”原产于山戎地区,也就是今天内蒙古赤峰夏家店一带。
可以想见,在这片华夏农耕文化滥觞之地,大豆这种作物经过一代代先民的精心栽培与繁育,最终在数千年后的春秋时期迎来齐桓公的军队,由此“南渡”至中原大地。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岁聿云莫,采萧获菽”“黍稷重穋,禾麻菽麦”……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多处关于大豆的描写。
戎菽出北疆,豆香万里飘。几千年来,大豆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也被深深“植入”到灿烂的中华文化中,许多耳熟能详的著名诗歌里都会发现它的身影:曹植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辛弃疾的“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纵观中国文学史,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豆这种形味均极其质朴的农作物,却成为文化长河里一抹耀眼的亮色。这是源自内蒙古的戎菽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大豆“北移” 时空变迁中把根留住
流传数千年的大豆,在中国经历了从野生到栽培、主食到副食、区域种植到广泛种植的历史变迁,并从2000年前开始流传至世界的各个角落。现在,“中国豆”已跻身全球重要农作物之列,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之一。
然而,源自中国的大豆,在当今却面临前所未有新挑战。
曾经,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总产均居世界首位,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大豆面积不断缩小,需求却井喷式增长,中国从大豆的净出口国变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
产业是基础,文化是灵魂。为保障粮食安全,留住文化之根,我国正千方百计扩种大豆、提高大豆产能。
2022年,中国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取得可观成效,自给率显著提升。其中,2022年,内蒙古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833.1万亩,产量245.5万吨,单产133.9公斤/亩,面积、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为拎稳中国人的“油瓶子”作出突出贡献。
扩种之路并不盲目,要符合自然规律。气象学专家发现,近30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内蒙古大豆种植带向北移动了101公里,最北端已到达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
大豆喜温耐凉,种植带“北移”意味着原来不能种植大豆的地方可以种植了,原先只能种植早熟品种的地方可以种植中熟甚至晚熟品种,这与大豆扩种行动不谋而合。
来自内蒙古农业部门的消息显示,顺应并充分利用大豆种植带“北移”带来的诸多利好,内蒙古正在科技、品种、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发力,力求在扩种之路上做好“北移”这篇大文章。
脉动千年 静水深流孕育变革与新生
回望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大豆等农作物所代表的更多是“静水深流”——它传承千载连绵不绝、灵动变化姿态万千、传播久远开放外向,这就是大豆的品德,理应被更好地梳理、传承、发扬光大。
大豆,源自内蒙古。如今,内蒙古依然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面积和总产约占全国大豆面积和总产的12%,均居全国第二位。
今天,跨越千年、驰骋万里的大豆,在北疆展现出怎样的文化图景?
被誉为“大豆之乡”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从19世纪中叶开始就大面积种植大豆。通过百余年的历史积淀,如今在莫旗,大豆已不仅仅是最重要的农产品,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豆文化。
莫旗依托大豆开发了农家乐、乡村游等旅游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文旅融合。同时通过丰收节等节日,发掘大豆价值,弘扬农耕文化。
“希望大家能亲自到大豆田里看看,来感受一下我们的大豆文化!”尼尔基镇西博荣村农民沃梅说。最近,沃梅参加了莫旗的“豆地租”智慧农业项目,来自北京的消费者认领了她家的绿色有机大豆田。让家乡的大豆文化被更多人所知,是她的最大愿望。
大豆“变幻万千”,可以制成豆芽、豆油、豆酱、豆浆、豆腐等品类繁多的豆制品,精湛的制作工艺从我国明清时期开始兴起,流传至今已成为重要文化遗产。放眼内蒙古,这些流传久远、散落民间的传统技艺,纷纷被各地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官方认证,大豆文化正在以各种形式被发扬光大。
大豆摇铃千里金!收获的九月,越来越多人走进北疆“大豆之乡”,近距离触摸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化脉动。在新时代,作为大豆的起源与勃发之地,内蒙古大豆的文化价值将被更深入地挖掘和弘扬,古老的农耕文化也将迎来变革与新生,绽放更加绚烂的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