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必须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强化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扎实推进北疆文化建设
□王清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世界范围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提出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北疆文化建设,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持续在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上下功夫,以战略上的准确判断、全局性的科学谋划、系统性的有序推进打造好北疆文化品牌,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内蒙古力量。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系统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必须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一是始终牢牢把握“一条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把“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和“七个作模范”体现在北疆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二是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要求。我们要把北疆文化建设放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全局中考量,对标对表、有形有感地把能做的事情做起来,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三是突出精神标识。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充分彰显了北疆文化的鲜明特质,是内蒙古各族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推进北疆文化建设,要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激励全区各族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进姿态,全力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
我们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认识北疆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深入发掘北疆文化的时代价值。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疆文化之所以具有植根连续性、秉持传承性,激扬创新性、彰显时代性,坚守统一性、突出认同性,赓续包容性、展现多样性,立足和平性、践行开放性的鲜明特征,不仅在于对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的赓续传承、包容并蓄,还在于北疆文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大熔炉里经受了淬炼而不断升华。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播撒下的红色种子,如今已层林尽染、万山红遍。一百多年来,北疆大地积淀了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早已融入内蒙古各族人民的血脉之中。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北疆文化建设,要继续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汲取智慧力量;要激发文化新活力,立足多元一体的文化视角,生动展现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历史过往和现实经历;要勇担文化新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深情勉励,激励全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以奋斗的姿态一往无前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蒙古实践;要坚持“两个结合”,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为拓展和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应有贡献。
强化战略思维,围绕文化强国战略抓好北疆文化品牌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的判断和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抓好北疆文化建设,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以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为强国战略服务。各级党委要统筹规划、系统推进,调动各方面力量不断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切实把北疆文化品牌全面立起来。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北疆文化成为各族人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以有形之魂、有感之举、有效之法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强化历史思维,着力展现北疆文化蕴含的深厚家国情怀和深沉历史意识。北疆文化所反映出的内蒙古多民族的地域特点和大融合的历史进程,是对中华文明连续性、包容性、统一性的最好诠释。展开历史长卷,在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叠交汇中,各具特色的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碰撞融合、互构共生。从胡服骑射到昭君出塞,从草原丝绸之路的开辟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修筑万里长城到纳入中原政权管理体系……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各民族用“一起走过”“一起走来”历史瞬间串联起时间长河中的集体记忆,各族群众用“一起生活”的烟火气、共同奋斗的“精气神”勾勒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机和活力。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共产党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经过70多年砥砺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内蒙古各族人民心向党、心向党中央,为维护祖国统一、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推进北疆文化建设,要加强北疆文化理论研究和宣传体系建设,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把握叙述权和话语权,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强化辩证思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既讲认识论又讲方法论,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既讲矛盾的普遍性又讲矛盾的特殊性,辩证统一地解决了文化传承发展“怎么看”“怎么做”的问题。建设北疆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以中华文明的海纳百川,成就北疆文化的绚丽多彩,让生机勃勃的北疆文化,助力中华文化的枝繁叶茂。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用激扬创新性、彰显时代性的北疆文化为内蒙古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同时,在办好两件大事的实践中凝聚思想共识、促进北疆文化繁荣发展。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各民族凝聚成坚如磐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强化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形成推动北疆文化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文化强国建设涵盖公共文化、文化产业、创作生产、现代传播、文化传承、文化保障等诸多方面。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北疆文化建设要秉纲执本,坚持“大文化”格局和一盘棋理念,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形成思想理论、教育科研、文化旅游、文物、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网络文化等多方面协同共建的强大合力。要针对现阶段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问题,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配套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有效衔接和协同共进。要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兴新,针对文化数字化需求迅速增长的趋势,做好新兴体系和传统体系、科技与文化、产业与文化等方面的衔接和融合,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一步提升北疆文化的覆盖面、到达率和及时性,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
强化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让互联网成为推动北疆文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当今世界,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在我们这个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促进文化交流、凝聚思想共识的重要空间和关键场域。要把北疆文化建设和依法管网治网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的职业自律、文化自觉和法律观念。要以北疆文化建设为抓手,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象化,针对性设置网络传播议题,加强正面引导和正向引领,形成更加多元的传播交流渠道、更为和谐的网络文化空间,最大限度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