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诺敏河农场种植的紫苏长势良好,黑土地犹如铺上了“绿地毯”。
“我种紫苏有三四年了,它的种植成本低、产量高。每年有企业和我们签种植订单,销路也不愁。”诺敏河农场种植户李洪志说,他家今年种了3000亩紫苏,预计收入能达到100万元。
鄂伦春地区生态环境好、黑土地肥沃,适合大面积种植紫苏。近年来,该旗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让紫苏摇身变为紫苏籽油等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延长紫苏产业链,打开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走进位于大杨树镇的荣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机械设备正高速运转,工人们有序地忙碌在上料、装瓶等环节,一瓶瓶晶莹剔透的紫苏籽油即将走向市场。
“我们鄂伦春紫苏α-亚麻酸含量高达70%,紫苏籽油在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很受欢迎。在旗委、政府及海关的扶持下,去年我们公司的紫苏籽油实现首次出口。对紫苏进行深加工后再进行出口,既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又提高了种植户的收入。”荣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范玲玲说。
近年来,鄂伦春自治旗逐步将紫苏产业发展成为拉动县域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为帮助农民抢抓这一机遇,海拉尔海关在狠抓质量上下功夫,推广标准化种植理念,结合有害生物监测结果,深入田间地头帮助企业和种植户开展病虫害防治。与此同时,对零外贸经验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开展全链条政策指导,从田间生产、加工包装到运输仓储,全程支持农产品生产企业“破浪出海”。
目前,鄂伦春自治旗在欧垦河农场、乌鲁布铁向阳村、乃木河林场建设了3个紫苏种植基地,种植规模已达11万余亩。累计带动周边十几个乡镇537户农民通过科学种植、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融入紫苏产业链发展,每户年均增收8000元到10000元。
特色强起来,农户富起来。呼伦贝尔市各地深耕特色产业,推动乡土产品增加附加值,卖出好价格。
在扎兰屯市高台子街道办事处高台子村,村办企业金林木业有限公司今年投入运营。走进车间,一块块木材被加工制作成货物木质包装,运往2公里外的岭东工业开发区。
据介绍,呼伦贝尔地区外贸企业出口用货物木质包装一直从黑龙江、山东等地购买,采购成本高、运输距离远。高台子村基于优越的地理位置,瞄准企业对木质包装需求量逐年上升这一商机,将呼伦贝尔丰富的林木资源利用起来,就地取材进行加工。
“我们村可利用土地少,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比较受限,一直以来农户收入来源单一。”高台子村党总支书记张广德说。现在,木材加工为村子带来了新的变化,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村民在家门口务工也能挣钱。预计企业今年产量将达到5万件,盈利超30万元。
今年3月,经满洲里海关批准,高台子村村办企业正式取得出境货物木质包装标识加施资格。小小的木质包装将承载呼伦贝尔地区出产的苏氨酸产品出口俄罗斯、泰国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