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验站学科带头人到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赵沛义数十年如一日以站为家,吃苦耐劳、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他初心如磐,勤于钻研,找准目标就勇往直前,成长为我区农业科研领域代表性领军人物。在武川县、清水河县、敖汉旗等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他发明了垄沟微地形耕作集雨办法,明确了旱作马铃薯、玉米和向日葵水肥供给模式,创新了施肥集成技术。研发的旱坡地渐成式等高田耕作制,为旱作区农作物耕种提供了示范栽培样板,让“三跑田”变成“三保田”;研发的防沙型带状留茬种植技术,推动形成油菜、莜麦和草谷子与马铃薯带状防风蚀种植模式,填补了北方马铃薯农田冬春季风蚀防治技术的空白;领衔熟化垄沟种植技术并配套发明了开沟起垄覆膜播种农机具,形成了农艺农机一体化集雨种植新方法,彻底解决了栗钙土地区石头多、播种易卡机问题。他自主研发的“风蚀圈”农田风蚀定量监测方法得到了荷兰瓦赫宁根大学K.J.Stigter(前世界气象组织委员会主席)的高度认可。
多年来,赵沛义参与和自主研发的科研成果在全区3000多万亩旱坡地改造中得到普及应用,累计推广丘陵单元综合治理和防沙型带状间作轮作种植1623.5万亩,增产粮食70239.5万公斤,新增产值约8.9亿元,使粮食丰产、生态改善、农民增收致富。赵沛义在参加工作的第10个年头,就以优异的成绩破格晋升为研究员,他先后入选内蒙古“草原英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参与和主持了40多个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3项,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主参编专著10余部,研制地方标准14项,取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达40余件。
站在新的起点上,他深知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决心不辱使命、乘势而上,为中国北方旱作农业重大技术革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林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