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用家学智慧 传承良好家风

  □文/杉柠

  中华文化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涌现出无数家教故事、家教格言和家教典籍专著。《寸草春晖》一书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兼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名师蒙曼所著。该书结合诗词与古人故事讲述了诗词中的女性与家庭、经典家训中的育人智慧、“小学”与“大道”,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家学智慧,读后受益匪浅。

  和睦互敬、互帮有爱的持家之道暖人肺腑。作者以唐诗《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讲述了新娘子初次下厨把握不好婆婆的口味,请小姑子先品尝的持家智慧。这位新娘面对新家时,积极寻求融入之法,间接了解婆婆的口味,既聪慧又机敏。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与敬。于此,两代人共同生活,彼此能时常怀有初见时的诚意与礼度,人与人之间也会更加和睦。

  作者以南宋诗人范成大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向读者生动描绘了三代人各安其位、互帮有爱的夏日田耕图。男子耕田、女子织布,昼夜忙碌,老人也没闲着,正在桑树荫下教孩子种瓜。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笔触,将人们心中的温馨之家呈现出来。这不仅是诗词的魅力,更是作者共情力与深度思考力的体现。

  书中以元代著名女书画家管道昇劝退丈夫纳妾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古代女性维护婚姻的智慧。面对丈夫“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的试探,先是以情动人:“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唤起丈夫对婚姻的甜蜜回忆;接着又晓之以理:“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生动地描绘了二人共担风雨、相融相塑的生活历程;最后,以“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捍卫了自己的坚守。如此诗情令人动容,管夫人冷静理智的处事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其巧化危机、葆有原则的婚姻经营之道让人赞叹。

  勤勉博闻、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永不过时。书中,古人的家训、家规对教子育人有独到的见解。读完,“书常读常新”的理念更觉深入人心。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阐明了勤俭持家的理念;《颜氏家训》中“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说明了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袁氏世范》的制定者明确了“两耳‘要’闻窗外事”的读书观。这些富含中华民族思想精华的家训、家规代代传承,激励着古往今来的莘莘学子。

  古人的文化典籍是齐家育儿的宝藏,值得深入学习并传承发扬。《袁氏世范》编制者袁采有云:“命有穷达,性有昏明,不可责其必到。”讲的是有人适合读书,有人不适合,子女个性不同,为人父母者不可强求。《颜氏家训》的制定者颜之推一生历经坎坷,更是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他指出读书“不仅在于生存,更在于成长。”此外,作者也结合自身经历论述教育是为了唤醒孩子的身心,在这个过程中“因材施教”“以事施教”“言传身教”尤为重要。

  纵观全书,见解独特、有趣有益、通俗易懂。梳理、传承这些流传千年的家教家风,使之发扬光大,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握新时代立德树人育人导向,践行“三家”建设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学习先贤留下来的家风、家教、家训理念方法,汲取其有益营养而仿效,无疑是推动家庭教育的一大捷径,是新时代家庭建设不可或缺的养分。读者可以在欣赏诗词画意的同时体会到家学智慧的力量,一读便爱不释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影像力
   第07版:先锋
   第08版:阿拉善高新区
   第09版:悦读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出彩
◎书架
壮丽蓝图在乡村擘画
夏韵悠悠入诗来
执剪而舞 弄纸而歌
学用家学智慧 传承良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