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沉浸式体验游”成为内蒙古文旅业的一个热词。
“注意!内蒙古这里有‘野人’出没”。这几日,呼和浩特市大青山野生动物园的一个互动项目受到网友关注。“野人”启动之初的招募文案就很吸睛,“上班期间不许说话,交流仅许‘哦吼’‘呜呜呜’”“不管饭,上山自寻‘野味’,可以抢游客吃的,游客也可以抢‘野人’吃的。”第一批“野人”上岗后,游客看到“野人”开会商量“捕猎计划”,或者全员出击捕获“猎物”,如此有趣的互动火速出圈,网友留言“‘野人’不够野,还招人吗?我比他们还野!”
真人互动新鲜有趣,而搭载了新技术的场馆则凭借高科技带领游客“一日看尽长安花”。在伊利智造体验中心,通过各种AI、BIM、VR、XR、裸眼3D等交互技术手段,游客能收获集文化体验、沉浸互动、五感品味、多元创造、科普研学于一体的深度体验。该中心突破了传统游客服务中心理念,将物理空间与数字影像、虚拟与现实、时间与空间完美融合,呈现了一个智造体验的集合空间。数字化给文旅场所营造沉浸式体验感创造了条件,让工业旅游近年愈发红火。
沉浸式体验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文旅体验模式,正逐渐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为文旅产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内蒙古在推动文化保护传承中培育旅游新业态,加速打造文旅新场景,推出文旅新产品,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各种新兴旅游注入新活力。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古韵绵长的塞上老街,《千秋昭君塞上情》沉浸式文旅音乐剧的上演,让游客里三层外三层集聚围观;品尝特色肉串、自制列巴和蓝莓果酱,听民歌、喂驯鹿,动手搭建“撮罗子”,在根河市,游客在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体验鄂温克族生活,体验森林的宁静,感受不一样的民俗文化;满洲里原木文化馆升级改造后变身游·木时光沉浸式体验馆,7月1日试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近3000人,这是国内首个木文化+木产业主题沉浸式体验馆,全息纱幕和古建筑相结合的抛绣球穿越体验,微型古法造纸坊和木工坊制作榫卯的互动体验,给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体验……
沉浸式旅游满足了客群探新求异的需求,更体现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深挖城市文化底蕴和内涵,建设以内容为主要特色的文旅综合体,让游客从心灵上、思想上有所感、有所悟,才是未来沉浸式文旅产业发展的方向。“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多元文化聚为一体,这些都是内蒙古发展沉浸式体验的丰厚土壤。”内蒙古社科院北疆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晓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