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悲秋综合征”吗?热烈奔放的夏季热热闹闹的过后,秋天的萧瑟给许多人平添了许多惆怅。秋意渐浓又逢连日秋雨,凭窗独坐的你,心中是否也会涌起阵阵伤感、阵阵悲凉?近日,记者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总护士长王月梅。
问:秋季为何容易引发人的忧伤情绪?“悲秋综合征”是怎么一回事?
答:秋季气温骤然下降,日照时间缩短,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均受到抑制,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还会出现心慌、多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悲秋综合征”。
“悲秋综合征”又称“季节性情感障碍”,每年同一时间发作,其发作和缓解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秋冬季发作较为常见,常在第二年春季缓解,因此又称作“悲秋综合征”“秋冬抑郁症”。
问:“悲秋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答:情绪低落、伤心、忧郁沉闷、睡眠障碍、精力不足、食欲改变,对事物兴趣索然,注意力无法集中,焦虑、易怒、回避社交……这些症状都属于“悲秋综合征”。
问:“悲秋综合征”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答:1.女性发病率较高,青年女性和5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
2.性格内向、敏感、感情脆弱的人。
3.恰巧在冬季遭遇心理应激事件的人(如失业、离婚、亲人离去等),没有得到及时的宣泄和疏导。
4.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和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
5.生活不规律和饮食不恰当的人。
问:如何预防“悲秋综合征”?
答:1.运动。瑜伽、跑步、太极拳等健身运动都对缓解抑郁情绪有所帮助。而运动的过程可以帮助人们从关注自身情绪转移到关注自身机体,从而达到放松身体、平衡心理情绪的作用。
2.日光浴与户外活动。增加阳光照射,到户外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地方散步和倒走,这样通过对脚掌的刺激与按摩作用,使大脑的左右半球交替产生兴奋和抑制。
3.注意饮食。注意多补充些热量高的食物,如羊肉、牛肉、蛋类等。在情绪低落时可以吃些巧克力,饮些绿茶、咖啡,也有兴奋神经、改善心境的作用。
此外,王月梅说,秋冬季是“悲秋综合征”的高发季节,但“抑郁情绪”并不等于精神疾病,要根据抑郁程度来判别。因此,应对秋冬季抑郁,首先要正确认识这种季节性情感障碍,既不要盲目给自己贴上“精神病”患者的标签,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症状表现来判断检查治疗,进行心理疏导。